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发展历程 | 第13-21页 |
·1998 年债务重组准则的出台 | 第13-16页 |
·1998 年债务重组准则制定的介绍 | 第13-14页 |
·1998 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998 年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 | 第15-16页 |
·2001 年债务重组准则 | 第16-19页 |
·2001 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原因 | 第16页 |
·2001 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001 年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2006 年的债务重组准则 | 第19-21页 |
·2006 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006 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我国2006 年债务重组准则与国外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 | 第21-26页 |
·中国与美国债务重组准则比较 | 第21-25页 |
·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债务重组比较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我国2006 年债务重组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41页 |
·债务重组定义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财务困难的界定问题 | 第26-29页 |
·让步的确认问题 | 第29-31页 |
·债务转为资本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债权出资的问题 | 第31-33页 |
·股东权利的问题 | 第33-34页 |
·债转股的意义及局限性 | 第34页 |
·负债的公允价值问题 | 第34-39页 |
·负债公允价值的含义 | 第35-36页 |
·负债的公允价值与主体的资信状况 | 第36-38页 |
·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 | 第38-39页 |
·债务重组的其他问题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