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微课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电解池”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引言第11-27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1.应然要求第11页
        2.实然需求第11-13页
    (二) 文献综述第13-25页
        1.核心概念综述第13-14页
        2.关于微课的相关研究第14-20页
        3.关于微课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第20-21页
        4.关于化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第21-24页
        5.关于微课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第24-25页
    (三) 研究的问题第25页
    (四)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5-27页
        1.研究的目的第25页
        2.研究的意义第25-27页
二、研究设计第27-38页
    (一) 研究思路第27页
    (二) 研究方法第27-30页
        1.文献法第27页
        2.准实验研究法第27-29页
        3.问卷调查法第29页
        4.访谈法第29-30页
    (三) 研究对象第30-38页
        1.研究对象第30-31页
        2.研究对象预测查过程第31-33页
        3.测查结果分析第33-38页
三、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探讨第38-45页
    (一) 理论基础第38-40页
        1.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第38页
        2.概念获得理论第38-39页
        3.概念转变理论第39页
        4.先行组织者第39-40页
    (二) 微课对学生化学概念学习的内在影响机制第40-41页
    (三) 微课开发的原则与流程第41-42页
        1.微课设计的原则第41-42页
        2.微课开发的流程第42页
    (四) 微课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和流程第42-45页
        1.微课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原则第42-43页
        2.微课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流程第43-45页
四、微课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与开发——以“电解池”为例(2课时)第45-67页
    (一) 案例设计与开发的背景第45页
    (二)“电解池”微课开发第45-56页
        1.分析环节第45-46页
        2.设计环节第46-49页
        3.开发环节第49-56页
    (三) 微课应用于“电解池”的教学设计第56-67页
        1.教学分析第56-60页
        2.教学思路第60-62页
        3.设计评价目标第62-64页
        4.设计调查问卷第64-67页
五、微课在“电解池”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实施和效果评价第67-79页
    (一) 微课的应用第67-69页
        1.“电解原理”教学课前微课应用——模型初探第67页
        2.“电解原理”课后微课应用——模型巩固第67-68页
        3.“电解原理的应用”课前微课应用——模型应用第68页
        4.“电解原理的应用”课后微课应用——模型迁移第68-69页
    (二) 实施过程第69-70页
        1.课前准备第69页
        2.课前预习第69页
        3.课中教学第69-70页
        4.课后提升第70页
        5.数据收集第70页
    (三) 效果分析第70-79页
        1.认知层面第70-74页
        2.非认知层面第74-79页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一) 研究结论第79-80页
    (二) 研究反思第80页
    (三) 研究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致谢第84-85页
附录第85-102页
    附录A 预测查卷第85-86页
    附录B“电解池”教学过程第86-93页
    附录C 微课观看记录单第93-95页
    附录D 学业质量水平表(摘录)第95-96页
    附录E 电解池测试卷第96-97页
    附录F 关于化学概念教学中使用微课后的情况调查第97-98页
    附录G 问卷调查情况表第98-102页
    附录H 访谈提纲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图谱中语义路径组合关系的推理算法研究
下一篇:我国房产税改革法律问题研究 ——以沪渝房产税试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