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智能防腐防盗监控系统的开发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课题开发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第10-17页 |
·泄漏后检测报警技术 | 第10-12页 |
·泄漏前检测预警技术 | 第12-17页 |
·智能防腐防盗预警监控技术的定位 | 第17-19页 |
·技术开发思路的定位 | 第17页 |
·智能防腐防盗预警监控技术的原理构思 | 第17-19页 |
·项目概述 | 第19-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2章 智能防腐防盗监控系统的基础研究 | 第23-41页 |
·智能防腐防盗监控回路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3-29页 |
·智能防腐防盗监控回路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智能防腐防盗监控回路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24-25页 |
·监控数据库的建立与使用 | 第25-29页 |
·解决智能监控回路干扰问题的方案 | 第29-36页 |
·自身干扰 | 第30-31页 |
·自身干扰的解决方案 | 第31-33页 |
·高频杂波及交流干扰的排除方案 | 第33页 |
·高压电干扰的影响的解决方案 | 第33-34页 |
·阴保电位及大地杂散电流的干扰 | 第34-36页 |
·智能监控系统终端设备的数据采集与报警规则的研究 | 第36-38页 |
·数据采集与报警规则的研究 | 第36-38页 |
·数据传输与网络监控平台的架构 | 第38-39页 |
·智能防腐防盗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实现方式的研究 | 第41-55页 |
·产品的实现方式 | 第41-44页 |
·防腐防盗冷缠夹丝胶带 | 第41-43页 |
·隐蔽型感应带 | 第43页 |
·防盗监控预制板 | 第43页 |
·数据终端 | 第43-44页 |
·现用的两种实施方案 | 第44-46页 |
·智能防腐层防盗实施方案 | 第44-45页 |
·隐蔽型感应带浅埋防盗监控方案 | 第45-46页 |
·网络监控平台的开发 | 第46-49页 |
·平台总体特点 | 第46-47页 |
·主要功能特点 | 第47-48页 |
·主要的技术特点 | 第48-49页 |
·监控线路的维修及系统维护 | 第49-54页 |
·线路结构的认识 | 第49-51页 |
·事前准备 | 第51-52页 |
·查找断点 | 第52-53页 |
·修复方法 | 第53页 |
·修复校验 | 第53页 |
·服务器的维护 | 第53-54页 |
·数据终端的维护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应用情况及持续改进 | 第55-67页 |
·防腐性能检测情况 | 第55页 |
·防盗性能现场考核情况 | 第55页 |
·实际应用情况 | 第55-62页 |
·未投用时就准确地发现了盗孔点 | 第55-57页 |
·报警及时定位准确,达到了保护管线的预警目的 | 第57-59页 |
·报警后需及时处理,不能延误 | 第59-62页 |
·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的新构思 | 第62-66页 |
·费用与需求之间矛盾的解决方案构思 | 第62-63页 |
·技防与人防之间矛盾的解决方案构思 | 第63-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1)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
(2)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
(1) 个人简历 | 第72页 |
(2) 获得的奖励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