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 1 代谢组学研究的常用技术 | 第12-16页 |
| ·质谱 | 第13页 |
|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 | 第13-15页 |
| ·模式识别技术 | 第15-16页 |
| 2 代谢组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对残杀威的亚急性毒性研究 | 第22-3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 ·试剂 | 第22页 |
| ·实验动物 | 第22-23页 |
| ·实验设计及动物样品的采集 | 第23页 |
| ·病理组织切片检测 | 第23页 |
| ·尿液样品核磁共振检测 | 第23页 |
| ·血清样品核磁共振检测 | 第23-24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24页 |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32页 |
| ·肝肾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24-25页 |
| ·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 第25-28页 |
| ·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 第28-32页 |
| 第三章 残杀威和氯菊酯及其混配剂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 第32-62页 |
| 1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 ·试剂 | 第33-34页 |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 ·动物实验 | 第34-35页 |
| ·体液和组织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第35页 |
| ·病理学检查 | 第35页 |
| ·血清中重要生化指标的检测 | 第35页 |
| ·尿液样品核磁共振检测 | 第35-36页 |
| ·血清样品核磁共振检测 | 第36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36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6-59页 |
| ·传统毒理学方法评价残杀威慢性毒性效应研究 | 第36-43页 |
| ·病理组织切片检测 | 第36-38页 |
| ·一般状况及体重变化 | 第38-40页 |
| ·脏器系数 | 第40-42页 |
|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第42-43页 |
| ·讨论 | 第43页 |
| ·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残杀威的毒性效应 | 第43-48页 |
| ·残杀威高剂量组大鼠尿液时间效应关系 | 第43-46页 |
| ·残杀威染毒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第46-47页 |
| ·残杀威染毒三个月后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第47-48页 |
| ·代谢组学研究氯菊酯的代谢谱的变化 | 第48-52页 |
| ·三个不同时间点的尿液代谢组变化 | 第48-50页 |
| ·氯菊酯染毒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第50-51页 |
| ·氯菊酯染毒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第51-52页 |
| ·残杀威与氯菊酯复合毒性效应研究 | 第52-59页 |
| ·残杀威与氯菊酯复合毒性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第52-57页 |
| ·残杀威与氯菊酯复合毒性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第57-59页 |
| 3 讨论 | 第59-62页 |
|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64-66页 |
| 个人简介 | 第66-67页 |
| 导师简介 | 第67-68页 |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