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及创新绩效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1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文章的思路与框架 | 第8-10页 |
·文章的研究思路 | 第8-9页 |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9页 |
·文章的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0-11页 |
·文章的创新点 | 第10页 |
·文章的不足之处 | 第10-11页 |
2 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历程与近况 | 第11-2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高技术、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 | 第11-12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第12-13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历程 | 第13-17页 |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近况 | 第15-17页 |
·高新区与国家创新系统 | 第17-21页 |
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 | 第21-35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系统的构建 | 第21-25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 第21-22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系统的网络关系 | 第22-24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系统结构 | 第24-25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系统运行机制 | 第25-29页 |
·案例分析——以合肥高新区创新系统为例 | 第29-35页 |
·合肥高新区创新系统形成与运行机制 | 第30-32页 |
·合肥高新区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健全合肥高新区创新系统的对策 | 第33-35页 |
4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绩效评价与分析 | 第35-48页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 | 第35-36页 |
·国外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及评析 | 第35页 |
·国内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及评析 | 第35-36页 |
·本文的评价理论和方法 | 第36-43页 |
·指标的设计和选取 | 第37-39页 |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39-40页 |
·C~2R 模型的建立 | 第40-43页 |
·实证分析——以中部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为例 | 第43-48页 |
·数据生成和实证分析 | 第43-45页 |
·中部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分析 | 第45-46页 |
·中部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优化对策 | 第46-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