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高效脱硫工程菌的构建及其脱硫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4页
   ·引言第11页
   ·石油燃料的脱硫方法第11-13页
     ·加氢脱硫第12页
     ·氧化脱硫第12页
     ·吸附脱硫第12-13页
     ·生物脱硫第13页
   ·微生物脱硫的研究进展第13-19页
     ·微生物脱硫的机理第13-15页
     ·微生物脱硫菌种的研究第15页
     ·微生物脱硫基因及脱硫酶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微生物脱硫基因工程菌构建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微生物脱硫在工业中的应用第18-19页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结构与特性第19-20页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的研究第20-21页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第21-22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4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页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22-23页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多拷贝脱硫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脱硫性能研究第24-40页
   ·引言第24页
   ·材料与方法第24-32页
     ·菌株和质粒第24-25页
     ·培养基第25页
     ·试剂第25-26页
     ·仪器设备第26页
     ·菌株培养第26页
     ·多拷贝脱硫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第26-30页
     ·工程菌R-8-1 和原始菌R-8 的脱硫活性测定第30-31页
     ·R-8-1 菌的重组质粒稳定性研究第31-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9页
     ·脱硫基因操纵子的克隆及序列测定第32-35页
     ·脱硫基因操纵子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及鉴定第35页
     ·工程菌R-8-1 的脱硫性能鉴定第35-36页
     ·工程菌R-8-1 和原始菌R-8 的脱硫活性比较第36-39页
     ·pPR-dsz 重组质粒的稳定性研究第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血红蛋白基因脱硫工程菌的构建及其脱硫性能研究第40-56页
   ·引言第40页
   ·材料与方法第40-49页
     ·菌株和质粒第40-41页
     ·培养基第41页
     ·试剂第41-42页
     ·仪器设备第42页
     ·菌株培养第42-43页
     ·血红蛋白基因脱硫工程菌的构建第43-47页
     ·工程菌R-8-2 和原始菌R-8 的CO-差光谱测定第47页
     ·工程菌R-8-2 和原始菌R-8 的脱硫活性测定第47-48页
     ·R-8-2 菌的重组质粒pPR-Pdsz-vgb 稳定性研究第48-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5页
     ·脱硫基因启动子和血红蛋白基因的克隆及测序第49-50页
     ·血红蛋白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第50页
     ·工程菌R-8-2 和原始菌R-8 的CO-差光谱测定第50-51页
     ·工程菌R-8-2 和原始菌R-8 的生长状况比较第51-52页
     ·工程菌R-8-2 和原始菌R-8 的脱硫活性比较第52-54页
     ·工程菌R-8-2 的重组质粒pPR-Pdsz-vgb 稳定性研究第54-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主要结论第56-57页
   ·今后工作建议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附录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密度CO2对大肠杆菌菌体蛋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甲烷氧化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OB3b异源蛋白表达系统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