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法国哲学论文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9-13页
第一章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渊源和概念辨析第13-23页
 一、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渊源第13-16页
  (一) 黑格尔思想的影响第13-14页
  (二) 马克思主义的投射第14-15页
  (三) 尼采狂想的烛照第15-16页
 二、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概念的早期界定第16-19页
  (一) 作为总体性的日常生活第16-17页
  (二) 被异化的生活第17-19页
 三、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概念的后期深化第19-23页
  (一) “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第19-21页
  (二) 日常生活中的“恐怖主义”第21-23页
第二章 日常生活批判的具体进路第23-33页
 一、 日常生活的辩证法第23-25页
  (一) 压抑与反抗的博弈第23-24页
  (二) 永恒轮回和瞬间超越第24-25页
 二、 节日、狂欢与日常第25-29页
  (一) 节日的复兴第26-27页
  (二) 狂欢的升腾第27-29页
 三、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诗性乌托邦第29-33页
  (一) 艺术、审美与日常第29-30页
  (二) 诗性实践的乌托邦第30-33页
第三章 列斐伏尔与日常生活理论史第33-44页
 一、 理性沉思下的日常生活第33-37页
  (一) 日常生活问题前史第33-35页
  (二)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后继之音第35-37页
 二、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文化工业批判第37-41页
  (一) 殊途同归的的社会批判第37-39页
  (二) 内容殊异的拯救方案第39-41页
 三、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价值与地位第41-44页
  (一) 哲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第41-42页
  (二) 文化革命的启示第42-44页
结语第44-46页
注释第46-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价值主体间性研究
下一篇:论施粥与乾隆朝的赈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