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粥与乾隆朝的赈灾政策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 选题的立意 | 第9-10页 |
二、 乾隆朝“施粥”及救灾政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乾隆朝的自然灾害 | 第12-22页 |
一、乾隆朝自然灾害的概况 | 第13-19页 |
(一) 水灾 | 第13-14页 |
(二) 旱灾 | 第14页 |
(三) 其他灾害 | 第14-16页 |
(四) 灾害的后果 | 第16-17页 |
(五) 灾害的原因 | 第17-19页 |
二、乾隆朝的赈灾措施 | 第19-22页 |
(一) 赈济 | 第19页 |
(二) 调粟 | 第19-20页 |
(三) 养恤 | 第20页 |
(四) 除害 | 第20页 |
(五) 借贷 | 第20页 |
(六) 蠲免 | 第20-21页 |
(七) 安辑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乾隆朝的施粥 | 第22-34页 |
一、施粥的缘起 | 第22-23页 |
二、施粥的准备工作 | 第23-26页 |
(一) 施粥的对象 | 第23-24页 |
(二) 灾情的审查和报批 | 第24页 |
(三) 粥厂的设立 | 第24-25页 |
(四) 施粥工作的筹划 | 第25-26页 |
三、施粥的程序与管理 | 第26-29页 |
(一) 施粥的程序 | 第26-28页 |
(二) 施粥过程的管理 | 第28-29页 |
四、施粥经费的来源与管理 | 第29-32页 |
(一) 米谷经费的来源 | 第29-31页 |
(二) 赈灾经费的管理 | 第31-32页 |
五、开设粥厂应注意的问题 | 第32-34页 |
(一) 因里设厂、择地聚人施粥 | 第32页 |
(二) 施之粥不可过热,食之人不可过饱 | 第32页 |
(三) 煮粥宜用旧锅 | 第32页 |
(四) 备担粥救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施粥的社会效果及评价 | 第34-42页 |
一、粥厂的功用 | 第34-35页 |
二、粥厂的弊端 | 第35-36页 |
三、对乾隆朝赈灾政策的评述 | 第36-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7页 |
附表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