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国内外对车辆主动悬架的研究现状 | 第11-22页 |
·车辆主动悬架的各种控制策略 | 第12页 |
·车辆主动悬架用作动器的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直线作动器的特点与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直线作动器的特点与分类 | 第22页 |
·直线作动器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车辆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26-40页 |
·概述 | 第26页 |
·车辆悬架的性能参数 | 第26-28页 |
·汽车悬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 第26-27页 |
·悬架的性能评价参数 | 第27-28页 |
·车辆悬架的动力学方程 | 第28-35页 |
·车辆振动系统简化模型的参数 | 第28-29页 |
·汽车振动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 | 第29-34页 |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器的设计 | 第34-35页 |
·主动悬架模型的仿真模拟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3 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设计理论 | 第40-52页 |
·引言 | 第40页 |
·直线直流作动器基本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动铁型直线直流作动器 | 第41-47页 |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41页 |
·动铁型直线直流作动器的推力计算 | 第41-42页 |
·有效磁通密度BE 的计算 | 第42-44页 |
·铁心中磁通密度的计算 | 第44-47页 |
·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的结构 | 第47-51页 |
·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 第47-49页 |
·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评价 | 第49页 |
·车辆主动悬架用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的评价与设计目标建立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设计技术 | 第52-70页 |
·引言 | 第52页 |
·永磁直线作动器结构原理 | 第52-54页 |
·做动器初级齿槽 | 第52页 |
·做动器次级参数 | 第52-53页 |
·槽满率的计算 | 第53-54页 |
·作动器初级绕组的电阻电感计算 | 第54页 |
·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的有限元分析 | 第54-57页 |
·直线作动器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有限元网格的剖分 | 第56-57页 |
·直线作动器各部分材料属性和电路的设置 | 第57页 |
·作动器结构参数对作动器电磁力的影响 | 第57-63页 |
·作动器初级绕组数 | 第58页 |
·作动器初级绕组电路的关联方式 | 第58-60页 |
·作动器初级铁心齿宽h | 第60-61页 |
·作动器次级永磁体的长度L | 第61-62页 |
·作动器次级永磁厚度B | 第62页 |
·气隙厚度t | 第62-63页 |
·电源电压对作动器电磁力的影响 | 第63页 |
·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构造 | 第63-64页 |
·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的瞬态温度场仿真分析 | 第64-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 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的实验研究 | 第70-78页 |
·引言 | 第70页 |
·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的静态特性实验与仿真研究 | 第70-76页 |
·永磁直线作动器的电磁力实验研究 | 第70-74页 |
·永磁直线直流作动器的试验与有限元仿真对比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6 作动器的驱动器电路设计与实验研究 | 第78-94页 |
·引言 | 第78-79页 |
·作动器控制电路结构及控制原理 | 第79-87页 |
·作动器控制电路的电压环 | 第80-85页 |
·作动器控制电路的位置环 | 第85-86页 |
·作动器力方向控制电路 | 第86-87页 |
·作动器控制电路实验研究 | 第87-91页 |
·控制电路的电压环实验研究 | 第87-89页 |
·作动器电磁力控制试验研究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4页 |
7 结论 | 第94-98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94-95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95页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附录 | 第106-112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06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06-107页 |
C. 程序代码 | 第107-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