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选题的目地和意义 | 第10-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选题的意义与目地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 ·木糖醇的性质和用途 | 第11-14页 |
| ·木糖醇的生产方法 | 第14-17页 |
| ·相关课题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产木糖醇菌种的筛选及其形态学观察 | 第22-35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 ·玉米芯 | 第22页 |
| ·主要培养基 | 第22-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 ·木糖、木糖醇检测方法 | 第23页 |
| ·产木糖醇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第23-24页 |
| ·木糖发酵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 第24-25页 |
| ·木糖醇发酵菌株的生理生化试验 | 第25页 |
| ·菌种的保藏 | 第25-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4页 |
| ·木糖醇,木糖标准曲线 | 第26-27页 |
| ·产木糖醇菌株筛选结果 | 第27-30页 |
| ·产木糖醇菌株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 | 第30-33页 |
| ·产木糖醇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产木糖醇菌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5-42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试验材料 | 第35-36页 |
| ·菌种 | 第35页 |
| ·主要培养基 | 第35-36页 |
| ·试验方法 | 第36-38页 |
| ·酵母菌总DNA的提取 | 第36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36-37页 |
| ·PCR扩增 | 第37-38页 |
| ·测序 | 第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 ·酵母菌总DNA的提取结果 | 第38-39页 |
| ·PCR扩增目的基因的结果 | 第39-40页 |
| ·测序结果 | 第40-41页 |
| ·DNA序列比较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发酵菌株产木糖醇的工艺研究 | 第42-54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 ·菌种 | 第42页 |
| ·主要培养基 | 第42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2-43页 |
| ·单因素条件优化 | 第43页 |
| ·正交优化 | 第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2页 |
| ·菌种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43-44页 |
| ·碳源浓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 ·氮源浓度的影响 | 第45页 |
| ·种子龄的影响 | 第45-46页 |
| ·起始pH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接种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 ·装液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正交优化结果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5章 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的制备研究 | 第54-59页 |
| ·引言 | 第54-55页 |
|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 ·菌种 | 第55页 |
| ·玉米芯 | 第55页 |
| ·主要培养基 | 第55页 |
| ·试验方法 | 第55-56页 |
| ·半纤维素检测方法(范式分析法) | 第55-56页 |
| ·玉米芯转化为木糖实验步骤 | 第5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 ·不同预处理时间对半纤维素转化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 ·预处理过程中初始玉米芯含量对半纤维素转化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摘要 | 第67-69页 |
| Abstract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