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页 |
一、中小学非教育性现象概述 | 第7-11页 |
(一) 非教育性现象的涵义 | 第7-8页 |
(二) 关于反教育现象与非教育性现象 | 第8-9页 |
(三) 中小学非教育性现象的主要特征 | 第9-10页 |
(四) 探究非教育性现象的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二、当前中小学常见的非教育性现象 | 第11-26页 |
(一) 教学中的分数至上现象 | 第11-12页 |
(二) 教育中的非诚实现象 | 第12-14页 |
(三) 不恰当的惩罚现象 | 第14-19页 |
(四) 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 第19-22页 |
(五) 教育者的教育方向迷失现象 | 第22-25页 |
(六) 中小学存在的迷信现象 | 第25-26页 |
三、中小学非教育性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26-30页 |
(一) 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 第26-27页 |
(二) 学校的办学理念存在偏差 | 第27页 |
(三) 教师的能力欠缺 | 第27-29页 |
(四) 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 第29页 |
(五) 社会教育评价体制的偏差 | 第29-30页 |
四、中小学非教育性现象的解决措施 | 第30-34页 |
(一)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者的思想素质。 | 第30-31页 |
(二) 规范教育行为,努力提升教育者管理水平 | 第31-32页 |
(三)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 第32页 |
(四) 改变教育教学评价体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第32-33页 |
(五) 依法治教,建立完善的非教育行为的批评监督制度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页 |
注释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