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劳动争议处理法令论文

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研究--兼论政府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选题的意义第12-14页
     ·理论意义第12页
     ·实践意义第12-14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4-15页
     ·价值分析法第14-15页
     ·比较分析法第15页
     ·实证分析法第15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5-17页
第二章 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及政府的定位第17-34页
   ·劳动争议第17-20页
     ·劳动争议的概念与特征第17-19页
     ·劳动争议的类型第19-20页
   ·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第20-25页
     ·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的概念第21页
     ·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的特征第21-24页
     ·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之比较优势第24-25页
   ·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的内容第25-28页
     ·协商第25-26页
     ·调解第26-27页
     ·仲裁第27-28页
   ·政府在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第28-34页
     ·政府在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中的地位第28-30页
     ·政府在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中的作用第30-34页
第三章 我国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之现状与问题第34-49页
   ·我国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的立法概况第34页
   ·各种非讼解决机制自身存在着缺失第34-43页
     ·协商第34-36页
     ·调解第36-39页
     ·仲裁第39-43页
   ·政府在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中的作用受限第43-45页
     ·政府在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中的现状第43页
     ·政府在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中的缺陷第43-45页
   ·非讼解决机制之间缺乏有机衔接第45-46页
   ·非讼解决机制与诉讼解决机制衔接不畅第46-49页
第四章 域外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之比较第49-59页
   ·美国第49-51页
     ·协商第49页
     ·调解第49-50页
     ·仲裁第50-51页
   ·英国第51-52页
     ·调解第51-52页
     ·仲裁第52页
   ·日本第52-54页
     ·斡旋第53页
     ·调解第53页
     ·仲裁第53-54页
   ·德国第54-55页
     ·劳动法院第54-55页
     ·劳动仲裁第55页
   ·法国第55-56页
     ·调解第55-56页
     ·调停第56页
     ·仲裁第56页
   ·香港地区第56-57页
     ·调解第56页
     ·仲裁第56-57页
   ·域外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之借鉴第57-59页
第五章 我国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之完善第59-69页
   ·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的目标定位第59-60页
   ·劳动争议非讼解决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60-62页
     ·效率原则第60-61页
     ·程序选择权原则第61页
     ·司法最终解决原则第61-62页
   ·完善非讼解决机制中各环节的法制化程度第62-64页
   ·凸显政府在非讼解决机制中的作用第64-66页
   ·强化各种非讼解决机制之间的衔接第66页
   ·完善非讼解决机制与诉讼解决机制之间的衔接第66-69页
结语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教育腐败问题的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四川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