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8页 |
·引言 | 第17页 |
·锂离子电池组成与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锂离子电池常见正极材料 | 第19-25页 |
·钴酸锂(LiCoO_2)材料 | 第19-20页 |
·锰酸锂(LiMn_2O_4)正极材料 | 第20-21页 |
·磷酸亚铁锂(LiFePO_4)正极材料 | 第21-22页 |
·磷酸钒锂(Li_3V_2(PO_4)_3)材料 | 第22-25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25-30页 |
·碳材料 | 第25-27页 |
·石墨类碳 | 第26页 |
·无定形碳 | 第26页 |
·碳纳米管与石墨烯 | 第26-27页 |
·金属氧化物 | 第27-29页 |
·合金负极材料 | 第29-30页 |
·碳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38-45页 |
·静电喷雾沉积与静电纺丝原理及装置 | 第38-40页 |
·论文中使用的材料的表征测试仪器 | 第40-42页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40-41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1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41-42页 |
·傅里叶红外谱仪(FT-IR) | 第42页 |
·锂离子电池的组装与测试 | 第42-44页 |
·刮刀流延法(blade-casting)制备电极膜 | 第42页 |
·半电池的组装 | 第42页 |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仪器及方法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第三章 C/Co复合纳米纤维负极材料的静电纺丝技术制备 | 第45-56页 |
·引言 | 第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 | 第46页 |
·PAN高分子残炭量检测 | 第46页 |
·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不同高分子前躯体对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47-48页 |
·碳纤维的扫描电镜表征 | 第48-50页 |
·电池循环性与倍率性能 | 第50-53页 |
·交流阻抗谱测试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第四章 C/Fe_3O_4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应用 | 第56-74页 |
·引言 | 第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C/Fe_3O_4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56-57页 |
·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57页 |
·电化学性能检测 | 第57页 |
·循环过程中电极形貌变化的非原位观测 | 第57-58页 |
·引入Li_2O的C/Fe_3O_4复合纳米纤维 | 第5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71页 |
·SEM形貌表征 | 第58-59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与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 | 第59-62页 |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第62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62-70页 |
·充放电特性 | 第62-64页 |
·循环性测试 | 第64-66页 |
·循环过程中纳米纤维形貌的非原位观测 | 第66-68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及倍率测试 | 第68-70页 |
·Li_2O加入对C/Fe_3O_4复合纳米纤维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第五章 多孔α-Fe_2O_3薄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74-94页 |
·引言 | 第74页 |
·实验部分 | 第74-76页 |
·薄膜电极的制备 | 第74-75页 |
·物相组成与形貌表征 | 第75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75页 |
·非原位SEM检测 | 第75-7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6-91页 |
·多孔α-Fe_2O_3薄膜电极 | 第76-88页 |
·不同沉积温度下的薄膜形貌 | 第76-78页 |
·XRD与XANES测试结果 | 第78页 |
·傅里叶红外和循环伏安及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78-81页 |
·循环性能及非原位SEM检测 | 第81-83页 |
·倍率性能与高低温条件下的循环性能 | 第83-85页 |
·阻抗分析 | 第85-87页 |
·衬底对薄膜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87-88页 |
·Li-Fe-O复合氧化物薄膜 | 第88-91页 |
·薄膜形貌的SEM表征 | 第88-89页 |
·物相组成与结构 | 第89-90页 |
·电化学性能初步测试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4页 |
第六章 碳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第94-116页 |
·引言 | 第94-95页 |
·实验部分 | 第95-96页 |
·静电纺丝制备碳硅复合纳米纤维 | 第95页 |
·ESD制备碳硅复合薄膜电极 | 第95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95-9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6-113页 |
·C-Si复合纳米纤维 | 第96-104页 |
·碳硅复合纳米纤维的SEM表征 | 第97页 |
·XRD和傅里叶红外分析 | 第97-99页 |
·循环伏安 | 第99-100页 |
·恒流充放电 | 第100-103页 |
·非原位SEM | 第103页 |
·不同状态下的交流阻抗测试 | 第103-104页 |
·C-Si复合薄膜电极 | 第104-113页 |
·前驱液的选择 | 第104-105页 |
·溶剂热解残炭实验 | 第105-106页 |
·薄膜形貌 | 第106-107页 |
·傅里叶红外与XRD测试结果 | 第107-108页 |
·恒流充放电与交流阻抗测试 | 第108-112页 |
·倍率性能测试 | 第112页 |
·非原位SEM表征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第七章 碳复合Li_3V_2(PO_4)_3和LiFePO4正极薄膜的制备 | 第116-133页 |
·引言 | 第116页 |
·实验部分 | 第116-118页 |
·薄膜的制备 | 第117页 |
·LVP/C薄膜 | 第117页 |
·LFP/C薄膜 | 第117页 |
·形貌与结构表征 | 第117-118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11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8-129页 |
·LVP/C薄膜 | 第118-126页 |
·形貌与物相组成 | 第118-120页 |
·循环与倍率性能测试 | 第120-122页 |
·交流阻抗分析 | 第122-124页 |
·薄膜生长过程研究 | 第124-125页 |
·溶剂组分对薄膜形貌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LFP/C薄膜 | 第126-129页 |
·XRD与SEM检测结果 | 第126-127页 |
·电化学测试结果 | 第127-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3页 |
第八章 论文总述与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6-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