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社区参与模式及优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理论借鉴与研究综述 | 第14-24页 |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旅游地 | 第14页 |
·社区 | 第14-15页 |
·社区参与 | 第15页 |
·参与式发展 | 第15-16页 |
·优化 | 第16页 |
·理论借鉴 | 第16-19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16页 |
·社区一体化理论 | 第16-17页 |
·人地关系论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3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分析 | 第24-31页 |
·社区参与与旅游发展决策的关系 | 第24-25页 |
·增强基层政府职权 | 第24-25页 |
·建立民族管理办法 | 第25页 |
·参与旅游发展决策的制定 | 第25页 |
·社区参与与旅游经济活动的关系 | 第25-26页 |
·发挥当地居民的主体职能 | 第25-26页 |
·建立旅游景区的管理机制 | 第26页 |
·社区参与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 第26-28页 |
·参与资源环境保护 | 第26-27页 |
·维护民族文化传承 | 第27-28页 |
·旅游地社区参与的关键因素 | 第28-31页 |
·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与合作意识 | 第28-29页 |
·社区居民的利益分享与发展机会 | 第29页 |
·旅游社区的监督评估与受控程度 | 第29-30页 |
·旅游社区的文化整合与文化互动 | 第30-31页 |
4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与问题分析 | 第31-44页 |
·旅游地社区参与的主体 | 第31-32页 |
·旅游地社区参与的典型模式——按参与主体划分 | 第32-35页 |
·社区主导型 | 第32-33页 |
·公司主导型 | 第33页 |
·政府主导型 | 第33-34页 |
·典型模式比较 | 第34-35页 |
·旅游地社区参与的典型模式——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 | 第35-38页 |
·城市旅游社区 | 第35-36页 |
·农村旅游社区 | 第36-37页 |
·典型模式比较 | 第37-38页 |
·旅游地社区参与的典型模式——按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 第38-41页 |
·人文旅游社区 | 第38页 |
·自然旅游社区 | 第38页 |
·典型模式比较 | 第38-41页 |
·旅游地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冲突 | 第41页 |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 第41页 |
·为我所有与为我所管的矛盾 | 第41-42页 |
·旅游社区与居民社区的矛盾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5 旅游地社区参与的模式优化 | 第44-51页 |
·旅游地社区参与的主体优化 | 第44-45页 |
·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程度 | 第44页 |
·倡导社区参与旅游规划 | 第44-45页 |
·旅游地社区参与的功能优化 | 第45-46页 |
·旅游地社区参与的制度优化 | 第46页 |
·合理利用社区文化习俗 | 第46页 |
·完善社区参与法制体系 | 第46页 |
·旅游地社区参与的利益优化 | 第46-47页 |
·旅游地社区参与的路径优化 | 第47页 |
·旅游地社区参与的机制优化 | 第47-51页 |
·教育培训机制 | 第48-49页 |
·舆论宣传机制 | 第49页 |
·决策咨询机制 | 第49页 |
·社区调节机制 | 第49-50页 |
·环境监控机制 | 第50-51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