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塔单索面自锚式悬索桥静力特性分析及主缆锚固区局部受力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概述 | 第7页 |
| ·国内外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历程 | 第7-10页 |
| ·国外现代自锚式悬索桥 | 第8-9页 |
| ·国内现代自锚式悬索桥 | 第9-10页 |
| ·自锚式悬索桥的特性和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 ·自锚式悬索桥的特性 | 第11-12页 |
| ·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悬索桥的计算理论研究 | 第14-28页 |
| ·基本的计算理论 | 第14-15页 |
| ·弹性理论 | 第14页 |
| ·挠度理论 | 第14页 |
| ·有限元理论 | 第14-15页 |
| ·非线性有限元的基础理论 | 第15-27页 |
|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16-20页 |
| ·材料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20-26页 |
| ·非线性有限元问题的基本解法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自锚式悬索桥成桥运营阶段静力特性分析 | 第28-49页 |
| ·工程概况 | 第28-29页 |
| ·基本构造 | 第29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 ·单元的模拟 | 第29-30页 |
| ·边界条件的模拟 | 第30页 |
| ·索单元初始内力的模拟 | 第30-31页 |
| ·自锚式悬索桥运营阶段静力计算分析 | 第31-47页 |
| ·恒载效应计算分析 | 第31-34页 |
| ·活载效应计算分析 | 第34-37页 |
| ·温度效应计算分析 | 第37-42页 |
| ·风荷载效应计算分析 | 第42-44页 |
| ·荷载组合效应计算分析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主缆锚固区梁段局部受力分析 | 第49-70页 |
| ·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锚固区研究的意义 | 第49页 |
| ·自锚式悬索桥锚固系统的型式及比较 | 第49-52页 |
| ·主缆锚固系统的型式 | 第49-51页 |
| ·主缆锚固系统型式的比较和适用范围 | 第51-52页 |
| ·锚固区局部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 ·工程概况 | 第52页 |
| ·局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4-68页 |
| ·工况一的计算结果 | 第54-59页 |
| ·工况二的计算结果 | 第59-64页 |
| ·工况三的计算结果 | 第64-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0页 |
| ·下步工作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