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换索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斜拉桥的起源发展状况 | 第8-11页 |
| ·斜拉桥分类及特点 | 第11-12页 |
| ·斜拉桥使用现状及换索桥例 | 第12-13页 |
| ·斜拉桥的发展趋势及思考 | 第13-14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斜拉桥换索原因及目的 | 第16-24页 |
| ·斜拉索的腐蚀损伤机理 | 第16-18页 |
| ·斜拉索的防护对策 | 第18-21页 |
| ·拉索本身的防护 | 第18-20页 |
| ·锚具的防护 | 第20-21页 |
| ·针对各种拉索振动的防护 | 第21页 |
| ·斜拉索的安全评定 | 第21-22页 |
| ·评定的目的 | 第21页 |
| ·斜拉索的评定方法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换索过程分析理论及优化原理 | 第24-59页 |
| ·斜拉桥换索理论概述 | 第24页 |
| ·斜拉桥结构受力分析 | 第24-26页 |
| ·索力优化的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 ·现有的索力优化方法途径 | 第28-34页 |
| ·内力平衡法 | 第29页 |
| ·指定应力法 | 第29页 |
| ·零位移法 | 第29-30页 |
| ·弯曲能量最小法 | 第30页 |
| ·索力优化的影响矩阵法 | 第30-32页 |
| ·应力平衡法 | 第32-34页 |
| ·用索量最小法 | 第34页 |
| ·基于索力优化原理的增量求解法 | 第34-39页 |
| ·影响矩阵调索法在换索工程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 ·换索过程控制原则 | 第40-41页 |
| ·换索中的调索设计计算示例 | 第41-57页 |
| ·工程概况 | 第41-42页 |
| ·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 ·换索后目标状态的拟定 | 第43页 |
| ·换索调索索力增量的求解方法 | 第43-47页 |
| ·拉索更换控制分析 | 第47-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斜拉桥换索工艺流程设计 | 第59-79页 |
| ·斜拉桥状态评估及换索必要性分析 | 第59-61页 |
| ·斜拉桥换索前技术指标检测 | 第61-64页 |
| ·斜拉索索力的测试 | 第62-64页 |
| ·斜拉桥桥面标高测试 | 第64页 |
| ·换索目标确定及索力优化 | 第64-66页 |
|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 | 第64-66页 |
| ·索力优化设计与分析 | 第66页 |
| ·换索施工方案的制定 | 第66-67页 |
| ·换索施工组织设计 | 第67-73页 |
| ·换索施工原则 | 第67-68页 |
| ·换索施工总体流程 | 第68-70页 |
| ·换索预备工作 | 第70-71页 |
| ·换索施工的监控 | 第71-73页 |
| ·施工过程数据的反馈与修正 | 第73-75页 |
| ·索力调整的回归分析法 | 第75-76页 |
| ·换索完成后技术指标评定 | 第76-78页 |
| ·小结 | 第78-79页 |
| 第五章 斜拉桥换索实施技术要点及实例 | 第79-98页 |
| ·斜拉桥换索实施技术要点 | 第79-80页 |
| ·重庆石门大桥换索实例 | 第80-81页 |
| ·换索分析的模型建立原则和假设 | 第81-82页 |
| ·换索施工方案的设计 | 第82-91页 |
| ·施工总体安排 | 第82-83页 |
| ·拉索更换顺序的确定 | 第83-85页 |
| ·换索施工测量方案 | 第85-86页 |
| ·施工工艺流程介绍 | 第86-91页 |
| ·换索过程各项技术指标监测控制 | 第91-97页 |
| ·监测控制的要求 | 第91-92页 |
| ·换索过程索力变化的监控分析 | 第92-93页 |
| ·换索过程桥面控制点标高的监测 | 第93-95页 |
| ·各控制截面应力监测 | 第95-97页 |
| ·塔顶顺桥向水平位移测定 | 第97页 |
| ·小结 | 第97-9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