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有机光伏器件的发展历史 | 第14-16页 |
·有机光探测器的研究意义和发展历程 | 第16-18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知识 | 第21-53页 |
·有机半导体的材料特性 | 第21-29页 |
·分子轨道和电子跃迁 | 第21-22页 |
·分子的吸收和激发 | 第22-23页 |
·激发态的多重性—荧光和磷光 | 第23-25页 |
·有机分子间的能量传递过程 | 第25-27页 |
·电荷在无定形有机固体的分子间的传输 | 第27-29页 |
·光伏的基本理论 | 第29-48页 |
·光伏的基本知识 | 第29-32页 |
·有机光伏器件的结构 | 第32-35页 |
·光伏的微观机制 | 第35-36页 |
·光伏的宏观物理表达和物理模型 | 第36-41页 |
·有机光伏的性能参数及表征 | 第41-43页 |
·有机光电材料 | 第43-48页 |
·光探测器相关理论 | 第48-53页 |
·光探测器的分类 | 第48页 |
·光探测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48-53页 |
第三章 以稀土金属-喹啉配合物为受体的光伏器件的研究 | 第53-65页 |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和器件结构 | 第55-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5页 |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以稀土金属-喹啉配合物为受体的紫外有机光伏探测器研究 | 第65-79页 |
·激基复合物简介 | 第66-68页 |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和器件结构 | 第68-6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9-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以酞菁铜及其衍生物为给受体的有机红外光伏探测器的研究 | 第79-93页 |
·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 | 第82-83页 |
·实验方法 | 第82页 |
·实验材料 | 第82-8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3-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结论 | 第93-94页 |
·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3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03-105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