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壳表面微结构的仿生表面制备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污损生物附着过程 | 第11页 |
| ·污损生物防除方法 | 第11-14页 |
| ·表面微结构防污 | 第14页 |
| ·表面微结构制备 | 第14-18页 |
| ·研究来源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第2章 贝壳表面微结构的测量 | 第20-32页 |
| ·拟采用的测量设备 | 第20-22页 |
| ·表面形貌测量 | 第20-21页 |
| ·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 | 第21-22页 |
| ·基于小波分析的三维粗糙度计算 | 第22-29页 |
| ·三维表面形貌的评定 | 第22-25页 |
| ·参数的表征 | 第25-26页 |
| ·小波分析 | 第26-29页 |
| ·测量分析流程 | 第29-31页 |
| ·表面形貌参数测取 | 第29-30页 |
| ·微观形貌获得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基于贝壳表面微结构仿生表面制备 | 第32-41页 |
| ·仿生对象的选择 | 第32-34页 |
| ·传统仿生对象 | 第32-33页 |
| ·海洋贝壳 | 第33-34页 |
| ·实验材料和制备流程 | 第34-36页 |
| ·试验材料 | 第34-35页 |
| ·制备流程 | 第35-36页 |
| ·制备过程 | 第36-40页 |
| ·以环氧树脂E44为阳模的仿生表面制备 | 第36-39页 |
| ·以聚氨酯PU为阳模的仿生表面制备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原始贝壳表面与仿生表面对比分析 | 第41-64页 |
| ·E44仿生表面与原贝壳表面微观结构的比较 | 第41-49页 |
| ·微观结构对比 | 第41-46页 |
| ·粗糙度参数对比 | 第46-49页 |
| ·PU仿生表面与原贝壳表面微观结构的比较 | 第49-57页 |
| ·微观结构对比 | 第49-54页 |
| ·粗糙度参数对比 | 第54-57页 |
| ·两种仿生表面形貌对比分析 | 第57-63页 |
| ·微观形貌分析 | 第57-60页 |
| ·粗糙度参数 | 第60-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展望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