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温缩裂缝模型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主要内容、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页 |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2 基于温度应力的裂缝间距 | 第14-21页 |
| ·基层温度应力 | 第14-15页 |
| ·基层温度变化 | 第15-16页 |
| ·裂缝间距计算 | 第16-17页 |
|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裂缝调查研究 | 第17-18页 |
| ·试验路概况 | 第17页 |
| ·试验路裂缝数据调查 | 第17-18页 |
| ·计算裂缝间距与实际调查对比 | 第18-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基于有限元法的裂缝间距 | 第21-43页 |
| ·有限元方法和ABAQUS简介 | 第21-22页 |
| ·有限元法 | 第21页 |
| ·ABAQUS简介 | 第21-22页 |
| ·断裂力学和J积分 | 第22-27页 |
| ·断裂力学及应力强度因子K | 第22-23页 |
| ·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和位移场 | 第23-25页 |
| ·J积分 | 第25-26页 |
| ·裂纹尖端的奇异单元 | 第26-27页 |
|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7-36页 |
| ·模型尺寸 | 第27-28页 |
| ·材料属性 | 第28-29页 |
| ·相互作用 | 第29-30页 |
| ·网格划分和单元类型 | 第30-33页 |
| ·分析步 | 第33-34页 |
| ·载荷和边界条件 | 第34-36页 |
| ·分析结果 | 第36-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有限元法裂缝模型的应用条件 | 第43-55页 |
| ·模型适用条件 | 第43页 |
| ·基层宽度对模型影响的分析 | 第43-52页 |
| ·四车道和双车道公路基层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 ·10m长时不同宽度模型分析 | 第44-46页 |
| ·16m长时不同宽度模型分析 | 第46-49页 |
| ·20m长度基层时不同宽度模型裂缝分析 | 第49-51页 |
| ·不同宽度模型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 ·带有沥青面层结构模型建立 | 第52-53页 |
| ·沥青面层材料参数和模型尺寸 | 第52页 |
| ·面层和基层接触设置 | 第52页 |
| ·模型的荷载和边界条件 | 第52-53页 |
| ·模型分析结果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5 室内模拟试验 | 第55-72页 |
| ·模拟相似原理 | 第55页 |
| ·模拟试验设计 | 第55页 |
| ·材料选择 | 第55-65页 |
| ·拉伸试验 | 第56-57页 |
| ·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 第57-60页 |
| ·温度收缩试验 | 第60-65页 |
| ·模拟试验装置 | 第65-67页 |
| ·夹具 | 第66页 |
| ·力传感器 | 第66-67页 |
| ·模拟试验与试验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 ·室内模拟试验的有限元分析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