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各种类型的金属腐蚀论文

经济节镍型不锈钢局部腐蚀行为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30页
   ·不锈钢分类第12-15页
     ·奥氏体不锈钢第12-13页
     ·铁素体不锈钢第13页
     ·马氏体不锈钢第13页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第13-14页
     ·双相不锈钢第14-15页
   ·经济节镍型不锈钢第15-18页
     ·经济节镍型双相不锈钢第18页
     ·经济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第18页
   ·不锈钢的局部腐蚀第18-22页
     ·点蚀第19-20页
     ·晶间腐蚀第20-21页
     ·应力腐蚀开裂第21页
     ·氢脆第21页
     ·缝隙腐蚀第21-22页
     ·电偶腐蚀第22页
   ·问题陈述第22-23页
     ·经济节镍型双相不锈钢的局部腐蚀问题研究第22页
     ·经济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的配方研究第22-23页
   ·文献综述第23-29页
     ·点蚀第23-27页
   点蚀萌生机制第23-25页
   点蚀萌生的场所第25-27页
     ·晶间腐蚀第27-29页
   ·文章结构第29-30页
第二章 实验方案第30-38页
   ·电化学测试第30页
   ·恒电位临界点蚀温度(CPT)的测量第30-31页
   ·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第31-32页
   ·恒电位脉冲技术第32-33页
   ·电化学阻抗法(EIS)第33-34页
   ·长焦距显微镜原位观察第34-35页
   ·形貌观察第35页
   ·EDS成分测量第35-36页
   ·XRD分析第36页
   ·材料热处理第36页
   ·实验材料与溶液第36-38页
     ·不锈钢材料第36-37页
     ·化学试剂第37-38页
第三章—非破坏性电化学技术研究经济节镍型双相不锈钢的选择腐蚀性能第38-49页
   ·热处理对双相不锈钢组织的影响第38-41页
     ·SEM表征第38-41页
     ·XRD表征第41页
   ·热处理对双相不锈钢选择型腐蚀性能的影响第41-43页
     ·DL-EPR第42页
     ·EIS第42-43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43-48页
     ·EPR测试结果分析第43页
     ·EIS测试结果分析第43-48页
   ·结论第48-49页
第四章 恒电位脉冲技术研究经济节镍型双相不锈钢的点蚀萌生第49-61页
   ·恒电位脉冲法的优化第49-52页
     ·较低电位施加时间的优化第49-50页
     ·较高电位施加时间的优化第50-52页
   ·热处理对微观结构的影响第52-55页
     ·微观结构分析第52-53页
     ·夹杂分析第53-55页
   ·连续电位脉冲方法的应用第55-60页
     ·固溶处理UNS S31803双相不锈钢第57-58页
     ·敏化处理的UNS S31803 DSS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第五章 原位观察经济节镍型双相不锈钢LDX2101的表面电化学活性第61-70页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第61-62页
   ·在线观察点蚀萌生过程第62-67页
   ·极化曲线测试第67-69页
   ·结论第69-70页
第六章 经济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配方对局部腐蚀性能影响第70-89页
   ·材料体系第70页
     ·成分分析第70页
     ·材料组织分析第70页
   ·应力腐蚀研究第70-80页
     ·应力开裂腐蚀时间第70-72页
     ·形貌分析第72-78页
     ·应力腐蚀机理分析第78页
     ·合金元素对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第78-80页
   ·点腐蚀研究第80-87页
     ·不锈钢FeCl_3浸泡点蚀试验第81页
     ·系列极化曲线对比实验第81-82页
     ·临界点蚀温度(CPT)对比试验第82-83页
     ·不锈钢耐点蚀能力与铬的作用第83-84页
     ·不锈钢点蚀的萌生与钼的作用第84-85页
     ·不锈钢点蚀的发展与氮的作用第85页
     ·氮与钼的协同作用第85页
     ·产品配方改进思路第85-86页
     ·点蚀性能分析小结第86-87页
   ·小结第87-8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9-91页
   ·论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89-90页
     ·对新型经济节镍双相不锈钢LDX 2101在晶间腐蚀条件下的选择性腐蚀性能进行了深入评价第89页
     ·应用恒电位脉冲技术定量控制点蚀萌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双相不锈钢的点蚀萌生规律第89页
     ·采用长焦距显微镜结合恒电位脉冲技术原位观察了双相不锈钢的点蚀萌生和发展规律第89-90页
     ·从局部腐蚀抗力角度优化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的设计第90页
   ·工作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9页
致谢第109-111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11-112页
 一、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11页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相合金组织演变与电化学失效行为的研究
下一篇:纳米压痕过程的多尺度准连续介质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