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各种类型的金属腐蚀论文

多相合金组织演变与电化学失效行为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前言第10-33页
   ·研究背景第10-16页
     ·不锈钢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10-11页
     ·不锈钢的分类第11-14页
     ·不锈钢局部腐蚀的研究第14-16页
   ·文献综述第16-31页
     ·不锈钢表面的点蚀第16-24页
     ·不锈钢表面的晶间腐蚀第24-29页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29-31页
   ·后期展望第31-32页
   ·论文结构第32-33页
第2章 实验方案第33-38页
   ·实验材料与溶液第33-34页
   ·电化学测试第34-36页
     ·电化学测试的试样处理第34页
     ·临界点蚀温度(CPT)和再钝化温度(T_r)测量第34-35页
     ·微工作电极恒电位亚稳态和稳态点蚀动力学测量第35页
     ·极化曲线测量(Tafel)第35页
     ·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测量(DL-EPR)第35-36页
   ·力学性能测试第36页
     ·冲击韧性测试第36页
     ·硬度测试第36页
   ·显微组织观察与结构分析第36-37页
     ·微观组织表征第36-37页
     ·腐蚀形貌观察第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单相奥氏体不锈钢点蚀行为研究第38-52页
   ·引言第38-39页
   ·实验结果第39-46页
     ·临界点蚀温度(CPT)第39-40页
     ·亚稳态点蚀行为第40-45页
     ·稳态点蚀行为第45-46页
   ·分析与讨论第46-50页
     ·电压对CPT测试精度的影响第47页
     ·点蚀动力学过程第47页
     ·点蚀稳定性及其花边形貌第47-49页
     ·点蚀萌生和发展的模型建立第49-50页
   ·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双相不锈钢点蚀行为研究第52-78页
   ·引言第52-56页
   ·实验结果第56-68页
     ·临界点蚀温度(CPT)和再钝化温度(T_r)研究第56-61页
     ·热处理制度与CPT之间的关系第61-67页
     ·氯离子浓度与点蚀行为之间的关系第67-68页
   ·分析与讨论第68-77页
     ·合金成分对点蚀行为的影响第68-70页
     ·热处理诱导微观结构演变对点蚀行为的影响第70-76页
     ·环境介质对点蚀行为的影响第76-77页
   ·小结第77-78页
第5章 单相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行为研究第78-91页
   ·引言第78-79页
   ·实验结果第79-85页
     ·微观结构分析第79-81页
     ·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DL-EPR)分析第81-84页
     ·时间-温度-敏感性(TTS)曲线绘制第84-85页
   ·分析与讨论第85-89页
     ·热处理制度对微观结构演变及其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第85-86页
     ·晶间腐蚀贫铬区成分演变的理论分析第86-89页
   ·小结第89-91页
第6章 双相不锈钢晶间腐蚀行为研究第91-110页
   ·引言第91-92页
   ·实验结果第92-107页
     ·微观结构分析第92-96页
     ·DL-EPR测试方法的建立第96-102页
     ·析出物、贫铬区以及对应晶间腐蚀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第102-107页
   ·分析与讨论第107-108页
     ·合金成分对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第107页
     ·热处理诱导微观结构演变对晶间腐蚀行为的影响第107-108页
   ·小结第108-110页
第7章 结论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30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30-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益组织参与灾害治理研究
下一篇:经济节镍型不锈钢局部腐蚀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