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2.1.1 MM理论及股利无关论 | 第13-14页 |
2.1.2 “一鸟在手”(Bird-in-hand theory)理论 | 第14页 |
2.1.3 税差理论 | 第14-15页 |
2.1.4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5页 |
2.1.5 股利迎合理论 | 第15页 |
2.1.6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5-16页 |
2.1.7 最优价格区间假说 | 第16-17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2.2.1 股本扩张假说 | 第17页 |
2.2.2 价格幻觉假说 | 第17页 |
2.2.3 股利迎合理论与投资人偏好 | 第17-18页 |
2.2.4 股利政策与市场反应 | 第18页 |
2.3 文献综述评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国内“高送转”现象及相关政策研究 | 第19-25页 |
3.1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3.1.1 送红股 | 第19页 |
3.1.2 转增股本 | 第19-20页 |
3.1.3 送红股与转增股本的异同 | 第20页 |
3.1.4 高送转的概念界定 | 第20页 |
3.2 相关政策及分析 | 第20-22页 |
3.2.1 分红相关的政策 | 第20-21页 |
3.2.2 税务及税务筹划相关的政策 | 第21-22页 |
3.3 “高送转”股票的特征分析 | 第22-24页 |
3.3.1 除权及除权价 | 第22页 |
3.3.2 复权 | 第22-23页 |
3.3.3 高送转股票市场及实践发展分析 | 第23-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高送转”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的研究分析 | 第25-37页 |
4.1 样本选取 | 第25-26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4.1.2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4.2.1 研究方法概述 | 第26页 |
4.2.2 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4.3 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4.4 高送转公告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28-3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成因分析 | 第37-49页 |
5.1 变量的定义与假设 | 第37-39页 |
5.1.1 上市公司高送转信息 | 第37页 |
5.1.2 市场因素相关指标 | 第37-38页 |
5.1.3 上市公司基本财务指标 | 第38-39页 |
5.2 模型的设定 | 第39-40页 |
5.3 线性回归分析 | 第40-45页 |
5.3.1 模型回归结果 | 第40-43页 |
5.3.2 对回归结果的解释分析 | 第43-45页 |
5.4 基于多项logistics的分档判别 | 第45-48页 |
5.4.1 模型回归结果 | 第45-47页 |
5.4.2 对回归结果进一步分析 | 第47-4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9-52页 |
6.1 结论 | 第49-50页 |
6.2 创新与不足 | 第50页 |
6.2.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0页 |
6.2.2 本文的不足 | 第50页 |
6.3 建议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