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FSO通信技术 | 第16-23页 |
1.2.1 FSO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FSO通信技术特性 | 第18-20页 |
1.2.3 FSO通信技术的应用 | 第20-23页 |
1.3 无线移动前/回传网络 | 第23-26页 |
1.3.1 无人机移动平台 | 第23-25页 |
1.3.2 无人机移动前/回传中继网络 | 第25-26页 |
1.4 基于FSO的移动前/回传网络 | 第26-34页 |
1.4.1 关键问题 | 第27-28页 |
1.4.2 相关研究 | 第28-34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第二章 基于链路不稳定性的高容错性网络拓扑构建 | 第43-69页 |
2.1 高容错性网络拓扑构建问题提出 | 第43-44页 |
2.2 网络模型 | 第44-48页 |
2.2.1 FSO网络链路可靠性 | 第45-46页 |
2.2.2 FSO网络路径可靠性 | 第46页 |
2.2.3 FSO网络容错性 | 第46-48页 |
2.3 问题描述 | 第48-50页 |
2.4 基于网络容错性的FSO网络拓扑集中式优化算法 | 第50-53页 |
2.4.1 算法思路 | 第50页 |
2.4.2 网络中备选路径的搜索 | 第50-51页 |
2.4.3 容错性最大的网络拓扑生成 | 第51-53页 |
2.5 基于网络容错性的FSO网络拓扑分布式优化算法 | 第53-55页 |
2.5.1 初始网络拓扑生成 | 第54页 |
2.5.2 链路删除 | 第54页 |
2.5.3 度约束限制下容错性最大的网络拓扑生成 | 第54-55页 |
2.6 算法性能分析 | 第55-64页 |
2.6.1 小规模网络性能分析 | 第55-62页 |
2.6.2 不同网络规模性能分析 | 第62-6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第三章 基于链路和局部业务不稳定性的网络拓扑动态重置 | 第69-97页 |
3.1 网络拓扑动态重置问题提出 | 第69-70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70-74页 |
3.2.1 FSO信道衰减 | 第71-72页 |
3.2.2 FSO链路可靠性 | 第72页 |
3.2.3 FSO网络模型建立 | 第72-74页 |
3.3 先验式网络拓扑重置方法 | 第74-83页 |
3.3.1 基于最优化理论的网络拓扑优化配置算法 | 第74-78页 |
3.3.2 基于启发式思想的先验式网络拓扑优化配置算法 | 第78-83页 |
3.4 反应式网络拓扑重置方法 | 第83-87页 |
3.4.1 针对FSO链路中断情况的反应式网络拓扑重置 | 第83-85页 |
3.4.2 针对业务流量剧变情况的反应式网络拓扑重置 | 第85-87页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7-94页 |
3.5.1 网络配置 | 第87-88页 |
3.5.2 先验式网络拓扑重置 | 第88-91页 |
3.5.3 反应式网络拓扑重置 | 第91-9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第四章 基于超密集型业务的节点定位和资源配置联合优化 | 第97-121页 |
4.1 节点定位和网络资源配置联合优化问题提出 | 第97-98页 |
4.2 网络模型 | 第98-101页 |
4.2.1 FSO链路容量和利用率 | 第99-100页 |
4.2.2 FSO链路可靠性 | 第100-101页 |
4.3 基于链路负载均衡性的移动前传网络配置 | 第101-109页 |
4.3.1 基于链路负载均衡的网络配置问题描述 | 第101-102页 |
4.3.2 优化问题的转化和求解 | 第102-104页 |
4.3.3 基于链路负载均衡的无人机节点定位算法 | 第104-107页 |
4.3.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07-109页 |
4.4 基于网络延时最小的移动前传网络配置 | 第109-118页 |
4.4.1 无人机配置开销 | 第109-110页 |
4.4.2 基于网络延时最小的网络配置问题描述 | 第110-111页 |
4.4.3 优化问题的转化和求解 | 第111-113页 |
4.4.4 基于网络延时最小的无人机节点定位算法 | 第113-114页 |
4.4.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14-11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3页 |
附录 缩略语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