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采暖论文--采暖系统论文

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能源概况第13-16页
        1.1.1 世界能源形势第13-15页
        1.1.2 我国能源的概况分析第15-16页
    1.2 我国建筑能耗与建筑节能情况第16-18页
    1.3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第18-19页
    1.4 太阳能在建筑采暖中的研究现状第19-23页
        1.4.1 太阳能被动采暖第20-21页
        1.4.2 太阳能主动采暖第21-23页
        1.4.3 太阳能主被动结合的采暖第23页
    1.5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课题研究思路第23-25页
        1.5.1 我国北方农村建筑能耗特点及问题第23-24页
        1.5.2 采暖节能性和舒适性研究中的问题第24-25页
        1.5.3 本课题的提出第25页
    1.6 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1.7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2章 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介绍与实验研究第27-51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原理第27-31页
        2.2.1 被动太阳能采暖系统第27-29页
        2.2.2 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第29-30页
        2.2.3 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第30-31页
    2.3 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在青海的应用和设计第31-35页
        2.3.1 系统在青海地区的应用情况第31-32页
        2.3.2 测试的示范建筑介绍第32-33页
        2.3.3 被动太阳能集热系统部分第33-34页
        2.3.4 太阳能炕系统部分第34-35页
    2.4 实验设计第35-39页
        2.4.1 测点布置第35-38页
        2.4.2 测量仪器与测试方案第38-39页
    2.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9-49页
        2.5.1 单独主动太阳能炕系统运行模式第39-42页
        2.5.2 单独被动太阳能系统运行模式第42-45页
        2.5.3 太阳能炕与被动采暖系统联合运行模式第45-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3章 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理论模型与验证分析第51-71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热过程分析第51-53页
        3.2.1 外部扰动的热传递过程第51-52页
        3.2.2 太阳能炕系统的热传递过程第52页
        3.2.3 被动集热系统的热传递过程第52页
        3.2.4 系统的模型简化第52-53页
    3.3 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理论模型第53-59页
        3.3.1 炕体结构和围护结构的导热模型第53-54页
        3.3.2 炕体中水管层的换热模型第54-56页
        3.3.3 太阳能炕集热系统理论模型第56-57页
        3.3.4 被动太阳能采暖系统理论模型第57-58页
        3.3.5 室内空气和围护结构的计算模型第58-59页
    3.4 系统理论模型的验证第59-65页
        3.4.1 系统模拟和验证的方法第59-61页
        3.4.2 系统模型的验证第61-65页
    3.5 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参数分析第65-69页
        3.5.1 系统在冬季运行条件下的验证第65-67页
        3.5.2 利用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第67-69页
    3.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4章 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对睡眠热舒适性的影响第71-81页
    4.1 引言第71页
    4.2 有关睡眠热舒适性的评价方法第71-73页
        4.2.1 现有评价睡眠热舒适性的指标第71-72页
        4.2.2 本研究采用的评价标准第72-73页
    4.3 太阳能炕系统睡眠热舒适性的计算模型第73-75页
        4.3.1 人体热平衡模型第73-74页
        4.3.2 太阳能炕系统的睡眠热舒适评价模型第74-75页
    4.4 舒适性模拟结果分析第75-79页
        4.4.1 系统的睡眠舒适性模拟计算第75-78页
        4.4.2 系统在没有辅助热源下的舒适性保证情况第78-79页
        4.4.3 一些问题的讨论第79页
    4.5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5章 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全年运行效果评价第81-101页
    5.1 引言第81页
    5.2 模拟采用的系统参数选取第81-87页
        5.2.1 模拟房间的选型第81-82页
        5.2.2 计算所采用的气象数据第82-83页
        5.2.3 采暖系统集热器面积确定第83-85页
        5.2.4 房间的全年热负荷第85-87页
    5.3 复合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全年性能评价第87-93页
        5.3.1 系统全年运行所采用的控制模式第87-89页
        5.3.2 系统辅助热源假定和评价指标第89-90页
        5.3.3 系统在西宁的全年性能评价第90-93页
    5.4 系统在东北、华北地区的全年运行性能与对比第93-97页
    5.5 复合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第97-98页
    5.6 本章小结第98-101页
第6章 全文总结和后续工作展望第101-103页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101-102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1页
致谢第111-11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详细化学建表方法的湍流气相燃烧大涡模拟研究
下一篇:交通震荡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和建模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