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1 文献检索查阅法 | 第12页 |
1.3.2 实证研究法 | 第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3 国内发展趋势 | 第15页 |
1.4.4 总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滨水区活态设计相关基础理论 | 第16-19页 |
2.1 城市滨水区概述 | 第16-17页 |
2.1.1 景观活态化设计 | 第16-17页 |
2.2 城市滨水景观的类型 | 第17-19页 |
2.2.1 自然景观 | 第17页 |
2.2.2 人工景观 | 第17页 |
2.2.3 人文景观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典型案例研究 | 第19-28页 |
3.1 新加坡——花园城市型的城市水系、绿地系统 | 第19-24页 |
3.1.1 植物规划 | 第20-21页 |
3.1.2 城市水系及绿化带网络化,并与步行系统结合,形成通畅的生态廊道 | 第21-22页 |
3.1.3 注重城市文化设计 | 第22-23页 |
3.1.4 注重亲水性设计 | 第23-24页 |
3.2 布里斯班——滨水自然生态型城市水系、绿地系统 | 第24-27页 |
3.2.1 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建立 | 第24-25页 |
3.2.2 城因水生,河流与城市相互交融 | 第25页 |
3.2.3 重视绿地水系之间的联系 | 第25-26页 |
3.2.4 以人为本,所有滨水区公共设施的安排都围绕人的活动展开 | 第26-27页 |
3.3 案例总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滨水景观活态化设计原则与方法 | 第28-33页 |
4.1 滨水景观活态化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4.1.1 生态性原则 | 第28页 |
4.1.2 地域性原则 | 第28页 |
4.1.3 活态文化传承原则 | 第28页 |
4.1.4 功能性原则 | 第28-29页 |
4.1.5 关联性原则 | 第29页 |
4.1.6 活态化原则 | 第29页 |
4.2 滨水景观活态化设计方法 | 第29-33页 |
4.2.1 构建活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水系和绿地城市生态系统 | 第29页 |
4.2.2 溶入岭南独特的地域文化,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水系及绿化环境 | 第29-31页 |
4.2.3 建立水系、绿化与建筑融合统一的整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 第31页 |
4.2.4 选用乔木、灌木、草、藤等植物进行全方位立体绿化设计 | 第31-32页 |
4.2.5 重视水系及公共绿地可参与性,体现水的活性特质,增强城市活力和特色 | 第32-33页 |
第五章 设计实例——佛山东平河滨水区活态化景观设计规划 | 第33-53页 |
5.1 设计目标 | 第33页 |
5.2 地域特点分析 | 第33-36页 |
5.2.1 地理地貌分析 | 第33-34页 |
5.2.2 人文环境分析 | 第34-35页 |
5.2.3 东平河道现状总结 | 第35-36页 |
5.3 东平河道项目设计实施 | 第36-39页 |
5.3.1 整体平面布局 | 第36页 |
5.3.2 功能模块规划 | 第36-39页 |
(1)中心广场区——岭南文化展示 | 第37页 |
(2)水道节点——功能景观区块规划 | 第37-38页 |
(3)交通道路组织(线性设计) | 第38-39页 |
5.4 节点设计分析(周围尾湿地公园) | 第39-45页 |
5.4.1 节点选址 | 第39页 |
5.4.2 整体规划 | 第39-40页 |
5.4.3 功能分区与分析 | 第40-42页 |
5.4.4 形态表现 | 第42页 |
5.4.5 元素推演与小品表现 | 第42-43页 |
5.4.6 色彩表现 | 第43-45页 |
5.4.7 材质表现 | 第45页 |
5.4.8 声音表现 | 第45页 |
5.5 部分功能区效果图展示 | 第45-53页 |
5.5.1 音乐喷泉 | 第45-46页 |
5.5.2 瀑布 | 第46-47页 |
5.5.3 水幕电影 | 第47-48页 |
5.5.4 自然水道 | 第48-49页 |
5.5.5 树雕 | 第49-50页 |
5.5.6 林间栈道 | 第50-51页 |
5.5.7 欢乐草岸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