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发展研究--基于A股工业企业上市公司数据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基本内容 | 第10-12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1.4 创新与难点 | 第12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1.4.2 研究难点 | 第12页 |
1.5 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2.1 商业信用融资动因研究 | 第13-16页 |
2.2 商业信用融资发展存在问题研究 | 第16-17页 |
2.3 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效果研究 | 第17-18页 |
2.4 商业信用融资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18-19页 |
2.5 文献评价 | 第19-20页 |
3 理论分析 | 第20-25页 |
3.1 商业信用融资定义 | 第20页 |
3.2 商业信用融资历史 | 第20-21页 |
3.3 商业信用融资的经济学分析 | 第21-25页 |
3.3.1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1-23页 |
3.3.2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3-25页 |
4 工业企业商业信用融资问题 | 第25-29页 |
4.1 工业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4.2 商业信用融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4.2.1 部分企业诚信缺失,市场环境混乱 | 第26-27页 |
4.2.2 市场信息透明度低,交易费用高 | 第27页 |
4.2.3 体量不断扩大,风险逐渐积聚 | 第27页 |
4.3 企业家商业信用融资决策存在困难 | 第27-28页 |
4.4 工业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发展问题分析 | 第28-29页 |
5 工业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实证分析 | 第29-42页 |
5.1 模型理论及变量选取 | 第29-34页 |
5.1.1 模型选择依据 | 第29页 |
5.1.2 商业信用融资绩效指标分析 | 第29-30页 |
5.1.3 模型关键变量选取 | 第30-32页 |
5.1.4 模型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32-34页 |
5.2 模型初步分析 | 第34-36页 |
5.3 静态面板模型分析 | 第36-38页 |
5.3.1 模型设定 | 第36页 |
5.3.2 模型检验 | 第36-37页 |
5.3.3 模型分析 | 第37-38页 |
5.4 动态面板模型分析 | 第38-42页 |
5.4.1 内生性问题 | 第38页 |
5.4.2 模型设定 | 第38-40页 |
5.4.3 模型检验 | 第40页 |
5.4.4 模型分析 | 第40-4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2-4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42-45页 |
6.2.1 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 第42-44页 |
6.2.2 提升企业内在实力 | 第44-45页 |
7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