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文献研究情况 | 第9-10页 |
1.2.2 国内文献研究情况 | 第10-12页 |
1.3 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 第12-17页 |
1.3.1 股利贴现模型 | 第12-13页 |
1.3.2 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 第13-14页 |
1.3.3 剩余收益估值模型 | 第14页 |
1.3.4 相对数股票价值估值法 | 第14-16页 |
1.3.5 银行股票特点和估值方法的选取思路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7-19页 |
2 贵阳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19-31页 |
2.1 贵阳银行基本情况 | 第19-24页 |
2.1.1 贵阳银行简介与发展历史 | 第19页 |
2.1.2 贵阳银行组织结构与业务综述 | 第19-23页 |
2.1.3 贵阳银行股票发行情况 | 第23-24页 |
2.2 贵阳银行面临宏观环境分析 | 第24-27页 |
2.2.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第24-26页 |
2.2.2 我国银行业形势分析 | 第26-27页 |
2.3 贵阳银行发展中的相关指标 | 第27-31页 |
2.3.1 规模指标 | 第27页 |
2.3.2 发展能力指标 | 第27-28页 |
2.3.3 资产质量指标 | 第28-29页 |
2.3.4 盈利能力指标 | 第29页 |
2.3.5 流动性指标 | 第29-31页 |
3 贵阳银行投资价值评估 | 第31-39页 |
3.1 股利贴现(DDM)模型估值 | 第31-33页 |
3.1.1 研究数据与来源 | 第31页 |
3.1.2 计算分析与结果 | 第31-33页 |
3.2 剩余收益(RIM)模型估值 | 第33-35页 |
3.2.1 研究数据与来源 | 第33页 |
3.2.2 计算分析与结果 | 第33-35页 |
3.3 相对估值法 | 第35-37页 |
3.3.1 研究数据与来源 | 第35页 |
3.3.2 计算分析与结果 | 第35-37页 |
3.4 估值结果差异原因分析 | 第37页 |
3.5 估值结果最终分析与呈现 | 第37-39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39-41页 |
4.1 结论 | 第39页 |
4.2 建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