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安全关键软件概述 | 第8-9页 |
1.3 软件可信性研究 | 第9-10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1.4.1 软件可信性评估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2 软件可信性证据合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软件可信性评估方法 | 第14-34页 |
2.1 相关定义及基础概念 | 第14-21页 |
2.1.1 软件可信性评估 | 第14-15页 |
2.1.2 一般可信属性的划分 | 第15-17页 |
2.1.3 软件可信证据概述 | 第17-18页 |
2.1.4 可信分级标准 | 第18-21页 |
2.2 数学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2.1 DS证据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基于效用的信息转换方法 | 第22-24页 |
2.2.2.1 主观定性指标的效用转换 | 第22-23页 |
2.2.2.2 客观定量指标的效用转换 | 第23-24页 |
2.2.3 层次分析法 | 第24-27页 |
2.3 常用软件可信评估方法介绍 | 第27-33页 |
2.3.1 基于DS证据理论的软件可信评估方法 | 第27-30页 |
2.3.2 基于证据推理面向生命周期的可信软件评估 | 第30-31页 |
2.3.3 基于证据的可信软件过程评估方法 | 第31-32页 |
2.3.4 评估方法特点总结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可信证据合成方法研究 | 第34-51页 |
3.1 证据合成方法的分层模型 | 第35-40页 |
3.1.1 可信证据层的融合原理 | 第35-36页 |
3.1.2 可信属性层的融合原理 | 第36-40页 |
3.2 证据合成方法计算流程分析 | 第40-46页 |
3.2.1 可信证据度量值的获取 | 第41-42页 |
3.2.2 高冲突性证据的处理 | 第42-44页 |
3.2.3 属性权重的确定 | 第44-45页 |
3.2.4 属性层模型的建立及证明 | 第45-46页 |
3.3 可信证据合成方法详述 | 第46-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51-66页 |
4.1 可信证据度量值的获取 | 第54-56页 |
4.2 属性权重的确定 | 第56-59页 |
4.3 高冲突性证据的修正 | 第59-62页 |
4.4 软件系统的证据合成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