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电磁弹射系统直线电机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磁通切换型永磁直线电机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次级无轭部DSPPML电机工作原理与基本特性 | 第19-40页 |
2.1 次级无轭部DSPPML电机的基本结构 | 第19-22页 |
2.2 次级无轭部DSPPML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22-31页 |
2.2.1 气隙磁场分析 | 第23-29页 |
2.2.2 推力产生机理 | 第29-31页 |
2.3 次级无轭部DSPPML电机的电磁特性 | 第31-38页 |
2.3.1 有限元建模 | 第32页 |
2.3.2 磁路互补原理 | 第32-34页 |
2.3.3 磁场分析 | 第34-35页 |
2.3.4 电感 | 第35-36页 |
2.3.5 定位力和推力 | 第36-37页 |
2.3.6 次级偏心影响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不同极距比的次级无轭部DSPPML电机比较 | 第40-52页 |
3.1 极距比为3的DSPPML电机 | 第40-44页 |
3.1.1 电机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3.1.2 性能比较 | 第42-44页 |
3.2 极距比为13/12的DSPPML电机 | 第44-48页 |
3.2.1 电机结构分析 | 第44-46页 |
3.2.2 性能比较 | 第46-48页 |
3.3 三种极距比的DSPPML电机比较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次级无轭部DSPPML电机比较研究 | 第52-69页 |
4.1 不同次级结构的DSPPML电机比较 | 第52-58页 |
4.1.1 电机结构分析 | 第52-55页 |
4.1.2 性能比较 | 第55-58页 |
4.2 DSPPML电机与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比较 | 第58-68页 |
4.2.1 电机结构分析 | 第59-61页 |
4.2.2 LIM参数优化 | 第61-64页 |
4.2.3 性能比较 | 第64-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实验验证 | 第69-76页 |
5.1 实验平台 | 第69-70页 |
5.2 静态特性测试 | 第70-72页 |
5.3 矢量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分析 | 第72-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6.2 课题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