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结构 | 第9-12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2.2 内容结构 | 第9-12页 |
1.3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2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1.1 借壳上市 | 第19页 |
2.1.2 壳公司 | 第19-20页 |
2.1.3 高新技术企业 | 第20-21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2.1 市场有效性理论 | 第21页 |
2.2.2 资本价值理论 | 第21-22页 |
2.2.3 价值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3 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方法 | 第24-26页 |
3.1 收益法 | 第24页 |
3.2 市场法 | 第24-25页 |
3.3 成本法 | 第25-26页 |
4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第26-34页 |
4.1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现状 | 第26页 |
4.2 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引入实物期权法 | 第26-28页 |
4.3 高新技术企业的实物期权方法 | 第28-30页 |
4.3.1 实物期权的含义 | 第28页 |
4.3.2 在高新技术企业评估中实物期权法的应用 | 第28-30页 |
4.4 实物期权理论布莱克一舒尔斯评估模型 | 第30-34页 |
4.4.1 布莱克一舒尔斯(Black-Scholes)模型介绍 | 第30页 |
4.4.2 B-S模型的公式 | 第30-31页 |
4.4.3 B-S模型对期权评估的应用步骤 | 第31-34页 |
5 信威集团借壳上市案例介绍 | 第34-40页 |
5.1 交易主体及背景 | 第34-37页 |
5.1.1 合并方-信威集团 | 第34-36页 |
5.1.2 被合并方-中创信测 | 第36-37页 |
5.2 借壳上市过程 | 第37-38页 |
5.3 动因分析 | 第38-39页 |
5.3.1 中创信测卖壳动因 | 第38-39页 |
5.3.2 信威集团买壳动因 | 第39页 |
5.4 交易模式 | 第39-40页 |
6 信威集团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 第40-51页 |
6.1 信威集团估值 | 第40-48页 |
6.1.1 现有静态价值的评估方法的选择及计算 | 第40-44页 |
6.1.2 投资期权价值方法的选择与计算 | 第44-48页 |
6.2 信威估值评价 | 第48-51页 |
7 结论与不足 | 第51-54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1页 |
7.2 建议 | 第51-52页 |
7.3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