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人侵权类型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数人侵权的概念及类型划分 | 第9-16页 |
(一) 数人侵权的概念 | 第9-14页 |
1、数人侵权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 第9-11页 |
2、数人侵权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11-12页 |
3、数人侵权责任的规范目的 | 第12-14页 |
(二) 数人侵权的类型划分 | 第14-16页 |
1、数人侵权类型划分含义及意义 | 第14-15页 |
2、我国数人侵权类型化分现状及问题 | 第15-16页 |
二、比较法上数人侵权类型的考察 | 第16-23页 |
(一) 大陆法系立法体例考察 | 第16-18页 |
1、德国有关数人侵权的类型划分 | 第16-17页 |
2、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对数人侵权的类型划分 | 第17-18页 |
3、启示分析 | 第18页 |
(二) 英美法系立法例考察 | 第18-20页 |
1、英国立法例 | 第18-19页 |
2、美国立法例 | 第19页 |
3、启示分析 | 第19-20页 |
(三) 对我国数人侵权类型的比较分析 | 第20-22页 |
1、《侵权责任法》颁布前我国数人侵权行为类型划分 | 第20-21页 |
2、现行《侵权责任法》对数人侵权的类型的划分 | 第21-22页 |
3、对比分析 | 第22页 |
(四) 启示小结 | 第22-23页 |
三、对我国数人侵权类型的理论划分 | 第23-36页 |
(一) 共同侵权行为类型划分的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1、主要学说的讨论 | 第24-25页 |
2、共同加害行为类型划分的依据 | 第25-27页 |
3、共同危险行为类型划分的依据 | 第27-29页 |
(二) 分别侵权行为类型划分的理论基础 | 第29-35页 |
1、分别侵权行为的学理分析 | 第29-30页 |
2、分别侵权行为类型划分的标准 | 第30-31页 |
3、累积因果关系型分别侵权行为 | 第31-33页 |
4、共同因果关系型分别侵权行为 | 第33-35页 |
(三) 类型划分总结 | 第35-36页 |
四、我国数人侵权类型的实践考察和完善建议 | 第36-42页 |
(一) 司法实践运用及问题小结 | 第36-39页 |
1、我国数人侵权的司法实践运用 | 第36-38页 |
2、问题小结 | 第38-39页 |
(二) 我国数人侵权体系的完善建议 | 第39-42页 |
1、以现行立法为基础对数人侵权进行类型化分析 | 第39-40页 |
2、以规范目为导向准确理解数人侵权的类型划分 | 第40-41页 |
3、构建一个我国特色的数人侵权类型化理论体系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