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遗传学论文--遗传学分支学科论文--发生遗传学(发育遗传学)、生理遗传学论文

BMP-1和BMP-4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9-25页
    1.1 骨形态发生蛋白第9-12页
        1.1.1 骨形态发生蛋白概述第9-10页
        1.1.2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结构第10页
        1.1.3 骨形态发生蛋白-4第10-11页
        1.1.4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信号通路第11-12页
    1.2 骨形态发生蛋白-1第12-15页
        1.2.1 骨形态发生蛋白-1/Tolloid蛋白家族第12-13页
        1.2.2 骨形态发生蛋白-1的结构第13-14页
        1.2.3 骨形态发生蛋白-1的功能第14-15页
    1.3 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拮抗剂第15-16页
        1.3.1 脊索发生素(Chordin)第15页
        1.3.2 BMP-1/CHRD/BMP三元作用网络模型第15-16页
    1.4 BMP浓度梯度的形成第16-20页
        1.4.1 形态发生素第16-17页
        1.4.2 胚轴的确定第17-18页
        1.4.3 BMP浓度梯度的建立第18-19页
        1.4.4 BMP(Dpp)浓度梯度的拟合第19-20页
    1.5 胚胎的分化模式第20-21页
    1.6 BMP-1与BMP-4 的相互作用第21-23页
        1.6.1 BMP-1对BMP信号的调控第21-22页
        1.6.2 BMP-4对BMP-1 的抑制作用第22页
        1.6.3 结构上的分析第22-23页
    1.7 BMP-1/CHRD/BMP机制的保守性第23-24页
    1.8 研究目标及意义第24-2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5-53页
    2.1 实验材料第25-32页
        2.1.1 菌株第25页
        2.1.2 表达载体第25页
        2.1.3 基因第25-26页
        2.1.4 细胞第26页
        2.1.5 分子克隆试剂第26-27页
        2.1.6 细胞培养试剂第27-28页
        2.1.7 蛋白纯化试剂第28-30页
        2.1.8 功能实验试剂第30页
        2.1.9 仪器第30-32页
    2.2 实验材料的配制第32-35页
        2.2.1 分子克隆第32-33页
        2.2.2 细胞培养及蛋白表达第33-35页
    2.3 实验方法第35-53页
        2.3.1 载体的构建第35-38页
        2.3.2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8-42页
        2.3.3 细胞培养第42-44页
        2.3.4 蛋白的表达第44-45页
        2.3.5 悬浮培养基大规模表达第45-47页
        2.3.6 稳态细胞株的构建第47-49页
        2.3.7 蛋白的纯化第49-50页
        2.3.8 BMP-1的水解酶活性实验第50-51页
        2.3.9 BMP-4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实验第51-53页
第3章 BMP-1、BMP-4 的表达、纯化与功能研究第53-75页
    3.1 真核表达载体的选择与改良第53-55页
        3.1.1 EBNA与 OriP第53-54页
        3.1.2 真核表达载体pTT5及pTT5-puro的构建第54-55页
    3.2 BMP-1、BMP-4 的构建结果第55-57页
        3.2.1 BMP-1 的构建结果第55-57页
        3.2.2 BMP-4 的构建结果第57页
    3.3 BMP-1、BMP-4 在哺乳动物细胞上的表达第57-61页
        3.3.1 蛋白的试表达以及表达条件第57-59页
        3.3.2 上清水平的蛋白质活性检测第59-61页
    3.4 BMP-1 的大规模表达第61-62页
        3.4.1 BMP-1 悬浮转染的条件优化第61-62页
        3.4.2 BMP-1 的大规模转染第62页
    3.5 高表达BMP-4 的稳态细胞株的建立第62-66页
        3.5.1 用药浓度的确定第62页
        3.5.2 转染及初筛第62-64页
        3.5.3 稳态细胞株的复筛第64-65页
        3.5.4 稳态细胞株的驯化第65页
        3.5.5 依照BMP-4 活性水平的筛选第65-66页
    3.6 BMP-1 的纯化第66-71页
        3.6.2 BMP-1的Ni柱纯化实验的改良第67-69页
        3.6.3 对BMP-1 上清的研究第69-70页
        3.6.4 BMP-1 纯化方案的进一步尝试第70页
        3.6.5 对BMP-1 上清的进一步研究第70-71页
    3.7 BMP-4 的纯化第71-72页
    3.8 BMP-1活性实验第72-74页
    3.9 纯化的BMP-4的活性实验第74-75页
第4章 研究结论第75-77页
    4.1 悬浮瞬态转染表达体系的建立第75页
    4.2 稳态细胞株筛选方案的建立第75-77页
第5章 实验分析与讨论第77-79页
    5.1 BMP-1 纯化的分析第77-78页
    5.2 293E细胞株的讨论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附录第85-9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1-93页
致谢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杨树类TDIF多肽基因家族对维管组织的发育调控
下一篇:远红外荧光蛋白smURFP的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