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6页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第2章 绩效考评理论综述 | 第16-22页 |
2.1 绩效考评理论 | 第16-17页 |
2.1.1 绩效考评概念 | 第16页 |
2.1.2 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绩效考评概念 | 第16-17页 |
2.2 平衡记分卡理论 | 第17-22页 |
2.2.1 平衡记分卡的基本内容 | 第17-19页 |
2.2.2 平衡记分卡的优势 | 第19-22页 |
第3章 A地区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绩效考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2-34页 |
3.1 A地区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概况 | 第22-26页 |
3.1.1 A地区城市道路设施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1.2 组织结构及主要职责 | 第22-25页 |
3.1.3 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的内容 | 第25-26页 |
3.2 A地区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绩效考评政策体系 | 第26-27页 |
3.2.1 政策体系和理论依据 | 第26页 |
3.2.2 考评范围和考评对象 | 第26-27页 |
3.3 A地区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绩效考评组织实施 | 第27-30页 |
3.3.1 成立考评检查组 | 第27页 |
3.3.2 建立考评流程 | 第27-28页 |
3.3.3 建立指标体系 | 第28-30页 |
3.4 A地区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绩效考评结果应用 | 第30页 |
3.5 A地区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3.5.1 考评工作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保障 | 第30-31页 |
3.5.2 忽视考评体系的建立 | 第31页 |
3.5.3 考评指标设置有待健全 | 第31-32页 |
3.5.4 考评运作的程序缺少监督机制 | 第32页 |
3.5.5 考评工作缺少公众意志 | 第32-33页 |
3.5.6 考评结果运用不到位 | 第33-34页 |
第4章 A地区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绩效考评优化设计 | 第34-54页 |
4.1 A地区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部门引入BSC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4-37页 |
4.1.1 引入BSC的必要性分析 | 第34-36页 |
4.1.2 引入BSC的可行性分析 | 第36-37页 |
4.2 A地区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部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第37-39页 |
4.3 A地区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绩效考评体系优化设计 | 第39-45页 |
4.3.1 明确战略目标 | 第39-40页 |
4.3.2 四个维度战略目标的制定 | 第40-41页 |
4.3.3 绩效考评指标的确定 | 第41-45页 |
4.4 绩效考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5-54页 |
4.4.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45-47页 |
4.4.2 考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7-54页 |
第5章 A地区城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绩效考评保障措施 | 第54-58页 |
5.1 完善制度保障 | 第54页 |
5.2 完善考评领导小组结构 | 第54-55页 |
5.3 强化考评结果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 | 第55页 |
5.4 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 | 第55-56页 |
5.5 提供完善的绩效考评信息系统 | 第56-58页 |
第6章 全文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6.1 全文结论 | 第58-5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