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关键词阐释 | 第9-11页 |
1.2.1 分级诊疗 | 第9-10页 |
1.2.2 双向转诊 | 第10页 |
1.2.3 医联体 | 第10-11页 |
1.2.4 公共产品 | 第11页 |
1.2.5 协同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3 研究路线 | 第15-16页 |
2 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现状 | 第16-30页 |
2.1 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现状 | 第16-19页 |
2.1.1 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的概述 | 第16页 |
2.1.2 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实施情况 | 第16-18页 |
2.1.3 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的阶段性成果 | 第18-19页 |
2.2 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基本情况调查 | 第19-30页 |
2.2.1 调查对象及方法 | 第19页 |
2.2.2 调查内容 | 第19页 |
2.2.3 上级医院医生对分级诊疗制度了解和认可情况 | 第19-23页 |
2.2.4 基层医生对分级诊疗制度了解和认可情况 | 第23-26页 |
2.2.5 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了解和认可情况 | 第26-30页 |
3 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推进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3.1 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推进中面临的问题 | 第30-31页 |
3.1.1 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缓慢 | 第30页 |
3.1.2 医疗机构间转诊渠道不畅通 | 第30-31页 |
3.1.3 医保政策不利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 第31页 |
3.1.4 居民就诊大医院的习惯难改变 | 第31页 |
3.2 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推进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3.2.1 医疗资源分布失衡 | 第31-32页 |
3.2.2 不同层级医院未形成利益协调机制和转诊标准 | 第32页 |
3.2.3 医保差别化报销不明显及起付线未无缝对接 | 第32页 |
3.2.4 患者对初级医疗的不信任导致就诊热情低 | 第32-33页 |
4 对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的相关对策 | 第33-39页 |
4.1 建立高效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 第33-35页 |
4.1.1 财政倾斜保证基层医疗机构的来源 | 第33页 |
4.1.2 拓宽基层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空间 | 第33页 |
4.1.3 灵活分配收入、激发基层医生热情 | 第33-34页 |
4.1.4 完善基层医疗资源的配备 | 第34页 |
4.1.5 宣传改变就医习惯、提升居民基层就诊意愿 | 第34-35页 |
4.2 发挥医疗保险的杠杆效应,助推分级诊疗体系发展 | 第35-36页 |
4.2.1 提高基层首诊报销比例 | 第35页 |
4.2.2 医保对供方医疗机构的约束 | 第35-36页 |
4.2.3 医保对需方患者的约束 | 第36页 |
4.3 遏制上级医院市场化扩张 | 第36-37页 |
4.3.1 严控上级医疗发展规模 | 第36页 |
4.3.2 引导上级医院集中于重、难方向发展 | 第36页 |
4.3.3 加强对上级医院收入来源和薪酬支付的改革 | 第36-37页 |
4.4 合理布局卫生规划、鼓励机构间分工协作 | 第37-39页 |
4.4.1 打破隶属制、实行卫生资源区域规划 | 第37页 |
4.4.2 鼓励不同级医疗机构间建立医疗联合体 | 第37页 |
4.4.3 完善转诊标准、建立绿色通道 | 第37-38页 |
4.4.4 运用“互联网+”助力分级诊疗新常态 | 第38页 |
4.4.5 尝试建立与生命周期相关的连续服务体系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A 三级医院医生分级诊疗认知情况调查表 | 第42-44页 |
附录B 基层医生分级诊疗认知情况调查表 | 第44-46页 |
附录C 患者(居民)分级诊疗认知情况调查表 | 第46-48页 |
附录D 访谈提纲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