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1-20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2.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7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2.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1.重点难点 | 第18-19页 |
2.创新点 | 第19-20页 |
一、优秀家训文化概述 | 第20-32页 |
(一)优秀家训文化的相关概念 | 第20-23页 |
1.优秀家训文化的含义 | 第20-21页 |
2.优秀家训文化的特征 | 第21-22页 |
3.优秀家训文化的功能 | 第22-23页 |
(二)优秀家训文化蕴含的内涵 | 第23-28页 |
1.修身之本 | 第23-24页 |
2.治家之道 | 第24-25页 |
3.处世之要 | 第25-27页 |
4.为学之宗 | 第27-28页 |
(三)优秀家训文化的历史作用 | 第28-30页 |
1.优秀家训文化涵养了个体人格 | 第28-29页 |
2.优秀家训文化规训了家庭伦理 | 第29页 |
3.优秀家训文化净化了社会风气 | 第29-30页 |
(四)优秀家训文化的当代作用 | 第30-32页 |
1.优秀家训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底蕴 | 第30页 |
2.优秀家训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 | 第30页 |
3.优秀家训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载体 | 第30-31页 |
4.优秀家训文化是维系良好社会道德秩序的雄厚基础 | 第31-32页 |
二、优秀家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 第32-42页 |
(一)优秀家训文化有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第32-36页 |
1.有助于培育新时代“四有”新人 | 第32-34页 |
2.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治学态度 | 第34页 |
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 | 第34-35页 |
4.有助于锻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 第35-36页 |
(二)优秀家训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第36-39页 |
1.理想信念教育 | 第36-37页 |
2.爱国主义教育 | 第37页 |
3.道德规范教育 | 第37-38页 |
4.人生价值观教育 | 第38-39页 |
(三)优秀家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教学方法 | 第39-42页 |
1.因材施教 | 第39-40页 |
2.循序渐进 | 第40页 |
3.榜样示范 | 第40-41页 |
4.严慈相济 | 第41-42页 |
三、优秀家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途径 | 第42-54页 |
(一)优秀家训文化与高校教学活动相结合 | 第42-46页 |
1.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第42-44页 |
2.提高教师的优秀家训文化素养和教育意识 | 第44-45页 |
3.以创新性教育方法传递优秀家训文化 | 第45-46页 |
(二)优秀家训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 第46-47页 |
1.营造富有优秀家训文化要素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 第46页 |
2.营造含有优秀家训文化要素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 第46-47页 |
(三)优秀家训文化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 第47-51页 |
1.深入挖掘利用节日资源 | 第48页 |
2.学习先进典型楷模事迹 | 第48-49页 |
3.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 第49-50页 |
4.大学生须加强自我实践 | 第50-51页 |
(四)优秀家训文化与数字化新媒体相结合 | 第51-54页 |
1.进行有关优秀家训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 | 第51-52页 |
2.开展丰富优秀家训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活动 | 第52-53页 |
3.开发蕴含优秀家训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软件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