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国内外绿道发展概况 | 第15-39页 |
1.1 绿道的概念及其类型 | 第15-27页 |
1.1.1 绿道的概念 | 第15-18页 |
1.1.2 绿道的类型 | 第18-27页 |
1.2 国外绿道发展概况 | 第27-33页 |
1.3 国内绿道发展概况 | 第33-3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2章 国内外绿道使用研究综述 | 第39-57页 |
2.1 国内外绿道研究概述 | 第39-41页 |
2.2 国外绿道使用研究综述 | 第41-53页 |
2.2.1 文献搜集 | 第41-43页 |
2.2.2 研究领域 | 第43-53页 |
2.2.2.1 城区绿道建设与使用者健身 | 第43-45页 |
2.2.2.2 绿道位置与使用行为 | 第45-46页 |
2.2.2.3 绿道使用者的细分 | 第46-48页 |
2.2.2.4 绿道使用者体验 | 第48-50页 |
2.2.2.5 绿道使用中的冲突 | 第50页 |
2.2.2.6 使用者中的少数民族 | 第50-51页 |
2.2.2.7 乡村绿道使用者 | 第51-53页 |
2.3 国内绿道使用研究综述 | 第53-55页 |
2.3.1 绿道使用者的行为与体验研究 | 第53-55页 |
2.3.2 绿道休闲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 第5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3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57-79页 |
3.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第57-63页 |
3.1.1 广州市绿道建设的历程 | 第57-62页 |
3.1.2 选择广州作为研究区域的原因 | 第62-63页 |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63-65页 |
3.2.1 研究目的 | 第63-64页 |
3.2.2 研究意义 | 第64-65页 |
3.3 研究内容 | 第65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65-78页 |
3.4.1 文献研究法 | 第65-66页 |
3.4.2 绿道抽样调查方法 | 第66-67页 |
3.4.3 使用者抽样方法 | 第67-77页 |
3.4.3.1 调查方法 | 第67页 |
3.4.3.2 调查时间与问卷获取 | 第67-77页 |
3.4.3.3 调查内容 | 第77页 |
3.4.3.4 数据分析 | 第77页 |
3.4.4 归纳分析与比较分析法 | 第77-78页 |
3.5 技术路线 | 第78-79页 |
第4章 绿道使用者的行为与体验分析 | 第79-118页 |
4.1 受访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 第79-82页 |
4.2 绿道使用行为特征分析 | 第82-99页 |
4.2.1 决策阶段 | 第82-86页 |
4.2.2 使用阶段 | 第86-91页 |
4.2.3 综合分析 | 第91-99页 |
4.2.3.1 使用者人口学特征对使用行为的影响 | 第91-94页 |
4.2.3.2 游憩型绿道多功能实现的评估 | 第94-96页 |
4.2.3.3 绿道使用者的类型划分 | 第96-97页 |
4.2.3.4 使用行为多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97-99页 |
4.3 绿道使用者体验满意度研究 | 第99-112页 |
4.3.1 绿道使用者的总体满意度 | 第99页 |
4.3.2 基于IPA方法的绿道使用者满意度评价 | 第99-109页 |
4.3.2.1 可靠性分析 | 第100页 |
4.3.2.2 使用者对绿道各评价项目的重要性评价 | 第100-101页 |
4.3.2.3 使用者对绿道各评价项目的满意度评价 | 第101-105页 |
4.3.2.4 基于IPA方法的绿道使用者体验满意度评价 | 第105-109页 |
4.3.3 各评价指标对使用者满意度的影响 | 第109-112页 |
4.4 绿道使用行为与体验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第112-11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5-118页 |
第5章 绿道生态旅游服务功能提升研究 | 第118-146页 |
5.1 绿道生态旅游服务功能的支撑要素分析 | 第118-125页 |
5.1.1 适合绿道使用者开展多目的旅游行为 | 第118-119页 |
5.1.2 良好的管理与维护 | 第119-121页 |
5.1.3 符合绿道规划和建设标准 | 第121-122页 |
5.1.4 地方社区支持和参与 | 第122-123页 |
5.1.5 具有长久的旅游吸引力 | 第123页 |
5.1.6 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 | 第123-124页 |
5.1.7 完善的旅游服务系统 | 第124-125页 |
5.2 广州绿道生态旅游服务功能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 第125-132页 |
5.2.1 绿道的设施建设与使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 第125-130页 |
5.2.2 绿道连接度不足,安全监管尚待加强 | 第130-132页 |
5.3 广州市绿道生态旅游服务功能提升的对策研究 | 第132-144页 |
5.3.1 建设“三生绿道”,服务城市居民“慢生活”需求 | 第132-135页 |
5.3.2 建设“辐射绿道”,充分发挥乡村绿道“以藤结瓜”效应 | 第135-138页 |
5.3.3 建设“生态绿道”,全方位强化绿道的生态设服务功能 | 第138-139页 |
5.3.4 建设“平安绿道”,为绿道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 第139-140页 |
5.3.5 建设“智慧绿道”,实施“互联网+绿道”工程 | 第140-141页 |
5.3.6 建设“文化绿道”,发展岭南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 | 第141-143页 |
5.3.7 建设“宣教绿道”,积极培育和宣扬绿道文化 | 第143-14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44-146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46-15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46-148页 |
6.2 创新点 | 第148-149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49-151页 |
致谢 | 第151-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4页 |
附录 | 第164-185页 |
附录A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164-166页 |
附录B 调查问卷 | 第166-168页 |
附录C 实地调研图片 | 第168-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