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菌株JMU-TS529的鉴定及其α-L-鼠李糖苷酶的性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7页
    1.1 α-L-鼠李糖苷酶的研究概况第10-14页
        1.1.1 α-L-鼠李糖苷酶的来源第10页
        1.1.2 α-L-鼠李糖苷酶性质研究第10-11页
        1.1.3 α-L-鼠李糖苷酶分子生物学研究第11-13页
        1.1.4 α-L-鼠李糖苷酶结构研究第13页
        1.1.5 α-L-鼠李糖苷酶的应用第13-14页
    1.2 生产α-L-鼠李糖苷酶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微生物鉴定的研究进展第15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1.5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1 菌株JMU-TS529的鉴定第16页
        1.5.2 菌株JMU-TS529中α-L-鼠李糖苷酶异源表达及纯化研究第16页
        1.5.3 重组α-L-鼠李糖苷酶学性质分析研究第16-17页
第2章 菌株JMU-TS529的鉴定第17-2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22页
        2.1.1 材料及试剂第17-18页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18-19页
        2.1.3 实验方法第19-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28页
        2.2.1 菌株JMU-TS529的形态学鉴定第22-24页
        2.2.2 菌株JMU-TS529的ITS-5.8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第24-25页
        2.2.3 菌株JMU-TS529的钙调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第25-26页
        2.2.4 菌株JMU-TS529的液态发酵柚皮粉研究第26-27页
        2.2.5 菌株JMU-TS529的固态发酵柚皮粉研究第27-28页
    2.3 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菌株JMU-TS529中α-L-鼠李糖苷酶异源表达及纯化研究第29-4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9-36页
        3.1.1 材料及试剂第29-31页
        3.1.2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1页
        3.1.3 实验方法第31-3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6-45页
        3.2.1 pPIC9K-WSrha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6-37页
        3.2.2 pPIC9K-WSrha重组质粒真核表达电转化及重组子筛选第37-39页
        3.2.3 pPIC9K-WSrha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及分离纯化第39-41页
        3.2.4 重组α-L-鼠李糖苷酶SDS-PAGE分析第41-43页
        3.2.5 重组α-L-鼠李糖苷酶MALDITOF/TOF分析第43-45页
    3.3 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重组α-L-鼠李糖苷酶酶学性质分析研究第46-5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6-49页
        4.1.1 材料及试剂第46-47页
        4.1.2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47页
        4.1.3 实验方法第47-49页
        4.1.4 检测方法第49页
        4.1.5 数据处理第4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9-57页
        4.2.1 pH对重组α-L-鼠李糖苷酶酶活力和稳定性影响第49-50页
        4.2.2 温度对重组α-L-鼠李糖苷酶酶活力和稳定性影响第50-52页
        4.2.3 金属离子对重组α-L-鼠李糖苷酶酶活力影响第52-53页
        4.2.4 效应物对重组α-L-鼠李糖苷酶酶活力影响第53-54页
        4.2.5 底物特异性第54-55页
        4.2.6 重组α-L-鼠李糖苷酶的底物动力学分析第55-56页
        4.2.7 重组α-L-鼠李糖苷酶在柚子汁中的应用第56-57页
    4.3 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页
    5.2 展望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附录第70-72页
    附录A第70-7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沿海滩涂微型真核生物群落结构及对生物修复的响应
下一篇:定向进化提高Pseudoalteromonas carrageenovora芳香基硫酸酯酶热稳定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