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1 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 第12-13页 |
1.3.2 隧道路段驾驶员视觉特性 | 第13-15页 |
1.3.3 道路景观设计 | 第15-16页 |
1.3.4 视野内物体对速度感知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5 视错觉研究理论及应用 | 第17-18页 |
1.3.6 边缘率控速理论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公路隧道群视错觉致因分析及改善原理 | 第22-35页 |
2.1 公路隧道群事故特征 | 第22页 |
2.2 视错觉分类 | 第22-28页 |
2.2.1 常见视错觉分类 | 第23-25页 |
2.2.2 公路环境典型视错觉分类 | 第25-28页 |
2.3 隧道群视觉参照系分析 | 第28-32页 |
2.3.1 视觉参照系定义 | 第28-29页 |
2.3.2 公路隧道群视觉参照系分析 | 第29-32页 |
2.4 公路隧道群视觉改善理念及改善原理 | 第32-34页 |
2.4.1 驾驶员视觉需求与视觉参照系 | 第32-33页 |
2.4.2 公路隧道群视觉参照系改善原理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基于视错觉的公路隧道视觉参照系设计及分析 | 第35-47页 |
3.1 方案设计 | 第35-37页 |
3.2 实验平台设计 | 第37-38页 |
3.2.1 仿真实验模型制作 | 第37页 |
3.2.2 心理实验平台 | 第37-38页 |
3.3 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 | 第38-43页 |
3.3.1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3.3.2 实验流程 | 第39-40页 |
3.3.3 模型精度校核 | 第40-41页 |
3.3.4 公路隧道车速感知仿真分析 | 第41-43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3.5 实验结论 | 第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公路隧道群韵律型视觉参照系设计方法 | 第47-73页 |
4.1 特长公路隧道路段韵律型标线系统设计及实验分析 | 第47-56页 |
4.1.1 特长公路隧道路段韵律型系统设计方案 | 第47-49页 |
4.1.2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9-50页 |
4.1.3 实验流程 | 第50-51页 |
4.1.4 实验场景设计 | 第51-52页 |
4.1.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4.1.6 实验结论 | 第56页 |
4.2 公路隧道群韵律型标线系统设计及实验分析 | 第56-67页 |
4.2.1 韵律型标线系统多色彩组合设计 | 第56-59页 |
4.2.2 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流程 | 第59-60页 |
4.2.3 实验场景设计 | 第60-61页 |
4.2.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66页 |
4.2.5 实验结论 | 第66-67页 |
4.3 不同照度条件公路隧道群韵律型标线系统改善效果分析 | 第67-72页 |
4.3.1 实验流程及实验场景设计 | 第67-68页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4.3.3 实验结论 | 第71-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经济性评价 | 第73-77页 |
5.1 隧道内采用高压钠灯照明及韵律型标线系统组合 | 第73-74页 |
5.2 隧道内采用LED灯照明及韵律型标线系统组合 | 第74-75页 |
5.3 评价结果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7-8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7-78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78页 |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