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6-3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8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6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1.2.1 纵向联盟 | 第18-19页 |
1.2.2 纵向伙伴关系 | 第19页 |
1.2.3 定价模型 | 第19-20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33页 |
1.3.1 纵向联盟的动因和模式的相关研究 | 第20-24页 |
1.3.2 纵向伙伴关系协调及联盟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 第24-26页 |
1.3.3 纵向联盟产品定价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26-29页 |
1.3.4 纵向联盟的定价机制与利润分配的相关研究 | 第29-32页 |
1.3.5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32-3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33-3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1.4.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3-36页 |
2 选择产品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36-59页 |
2.1 企业间的主要市场关系 | 第36-47页 |
2.1.1 市场交易关系 | 第36-40页 |
2.1.2 横向战略联盟 | 第40-45页 |
2.1.3 纵向联盟 | 第45-47页 |
2.2 企业间纵向联盟关系的特点 | 第47-48页 |
2.3 企业间纵向联盟的形式 | 第48-52页 |
2.3.1 按联盟一体化程度分类 | 第48-49页 |
2.3.2 按联盟对象分类 | 第49页 |
2.3.3 按主导企业数量分类 | 第49-51页 |
2.3.4 按联盟结构分类 | 第51-52页 |
2.4 基于纵向联盟关系的产品定价模型 | 第52-59页 |
2.4.1 简单纵向联盟产品定价模型 | 第52-53页 |
2.4.2 考虑复杂因素的纵向联盟产品定价模型 | 第53-59页 |
3 纵向联盟中产品定价的影响因素 | 第59-70页 |
3.1 要素贡献程度 | 第59-63页 |
3.1.1 技术依赖性 | 第59-60页 |
3.1.2 质量因素 | 第60-61页 |
3.1.3 声誉因素 | 第61-63页 |
3.2 联盟契约结构 | 第63-65页 |
3.2.1 契约关系 | 第63-64页 |
3.2.2 市场结构 | 第64页 |
3.2.3 联盟参与者信息对称性的差异 | 第64-65页 |
3.3 讨价还价能力 | 第65-70页 |
3.3.1 讨价还价能力的界定 | 第65-67页 |
3.3.2 终止成本与讨价还价能力 | 第67-68页 |
3.3.3 其他因素与讨价还价能力的关系 | 第68-70页 |
4 纵向联盟的产品定价机制分析 | 第70-87页 |
4.1 纵向联盟中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70-75页 |
4.1.1 纵向联盟的利益类型 | 第70-71页 |
4.1.2 纵向联盟的利益分配原则 | 第71-72页 |
4.1.3 纵向联盟利益分配的方法 | 第72-75页 |
4.2 纵向联盟关系的博弈性质 | 第75-78页 |
4.2.1 纵向联盟博弈的特点 | 第75页 |
4.2.2 纵向联盟的博弈要素 | 第75-78页 |
4.3 纵向联盟的产品定价形成机理 | 第78-87页 |
4.3.1 纵向联盟产品定价的复杂性 | 第78-81页 |
4.3.2 纵向联盟产品定价目标和原则 | 第81-83页 |
4.3.3 纵向联盟产品定价的一般流程 | 第83-87页 |
5 面向最优利益分配的纵向联盟产品定价模型构建和案例分析 | 第87-114页 |
5.1 不同合作关系的纵向联盟产品定价模型 | 第87-95页 |
5.1.1 合作关系的基本假设 | 第87-88页 |
5.1.2 建模与求解 | 第88-91页 |
5.1.3 结果分析 | 第91-95页 |
5.2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纵向联盟产品定价模型 | 第95-103页 |
5.2.1 上游垄断-下游寡头竞争的纵向联盟产品定价模型 | 第95-99页 |
5.2.2 上游寡头竞争-下游垄断的纵向联盟产品定价模型 | 第99-103页 |
5.3 考虑讨价还价能力的纵向联盟产品定价模型 | 第103-111页 |
5.3.1 建模与求解 | 第104-105页 |
5.3.2 结果分析 | 第105-111页 |
5.4 案例分析 | 第111-114页 |
6 纵向联盟产品定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 | 第114-144页 |
6.1 纵向联盟产品定价的系统动力学构建基础 | 第114-117页 |
6.1.1 系统动力学在纵向联盟产品定价中的应用性分析 | 第114-115页 |
6.1.2 纵向联盟产品定价的动力学分析框架构建 | 第115-117页 |
6.2 纵向联盟产品定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117-128页 |
6.2.1 纵向联盟产品定价的因果关系分析 | 第117-122页 |
6.2.2 纵向联盟产品定价的主要变量及系统流图 | 第122-126页 |
6.2.3 系统流图的方程模型 | 第126-128页 |
6.3 纵向联盟产品定价的动力学模拟仿真 | 第128-144页 |
6.3.1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第128-132页 |
6.3.2 模型的仿真效果检验 | 第132-135页 |
6.3.3 敏感性分析 | 第135-144页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44-149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44-146页 |
7.2 创新点 | 第146页 |
7.3 政策建议 | 第146-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55-156页 |
致谢 | 第156-157页 |
作者简介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