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城市尾水不同排海方式对附近海域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17页
    1.1 前言第13-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1 传统培养—平板菌落计数法第14-15页
        1.3.2 实时荧光定量方法第15页
        1.3.3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第2章 城市尾水深海排放对附近海域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17-37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7-21页
        2.2.1 区域概况第17-18页
        2.2.2 材料第18-19页
        2.2.3 实验方法第19-2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1-32页
        2.3.1 两种可培养微生物的季节性变化第21-22页
        2.3.2 四种典型病原菌的季节性变化第22-24页
        2.3.3 物种丰度第24-26页
        2.3.4 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门水平的季节性变化第26-28页
        2.3.5 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纲水平的季节性变化第28-30页
        2.3.6 水体致病菌的季节性变化第30-32页
    2.4 讨论第32-35页
    2.5 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城市尾水先排河后排海对附近海域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37-52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3.2.1 区域概况第37-38页
        3.2.2 材料第38页
        3.2.3 实验方法第38-3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9-48页
        3.3.1 两种可培养微生物的季节性变化第39-40页
        3.3.2 四种典型病原菌的季节性变化第40页
        3.3.3 物种丰度第40-42页
        3.3.4 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门水平的季节性变化第42-44页
        3.3.5 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纲水平的季节性变化第44-46页
        3.3.6 水体致病菌的季节性变化第46-48页
    3.4 讨论第48-50页
    3.5 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城市尾水近海排放对附近海域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52-67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2-54页
        4.2.1 区域概况第52-53页
        4.2.2 材料第53页
        4.2.3 实验方法第53-5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4-63页
        4.3.1 两种可培养微生物的季节性变化第54-55页
        4.3.2 四种典型病原菌的季节性变化第55页
        4.3.3 物种丰度第55-57页
        4.3.4 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门水平的季节性变化第57-59页
        4.3.5 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纲水平的季节性变化第59-61页
        4.3.6 水致病菌的季节性变化第61-63页
    4.4 讨论第63-65页
    4.5 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67-70页
    5.1 结论第67-68页
    5.2 建议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酸洗废液改性炉渣用于人工湿地基质除磷成效研究
下一篇:地铁衬砌混凝土抗裂性提升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