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数学本科师范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的现状调查--以四所大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6页
        1.2.1 揭示数学建模的育人价值第15页
        1.2.2 充实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第15页
        1.2.3 丰富师范生数学建模能力实证研究成果第15-16页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6-17页
第2章 文献述评第17-38页
    2.1 数学建模的概念界定第17-18页
    2.2 数学建模的过程第18-25页
        2.2.1 数学建模过程的国内外研究第18-23页
        2.2.2 数学建模的6 状态和7 步骤第23-25页
    2.3 数学建模能力的研究第25-29页
    2.4 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的研究第29-33页
    2.5 数学师范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研究第33-36页
    2.6 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第38-63页
    3.1 研究方法与流程第38-40页
        3.1.1 研究方法第38页
        3.1.2 研究流程第38-40页
    3.2 测试对象的选择第40-41页
    3.3 测试卷、问卷的编制第41-43页
    3.4 测试的实施第43-45页
    3.5 数据编码标准与整理第45-63页
第4章 测试结果与讨论第63-97页
    4.1 数学本科师范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总体状况分析第63-72页
        4.1.1 到达的建模步骤分析第63-64页
        4.1.2 平均建模能力水平分析第64-65页
        4.1.3 达到的各建模能力水平分析第65-69页
        4.1.4 数学建模能力水平与到达建模步骤的相关性分析第69-70页
        4.1.5 小结与讨论第70-72页
    4.2 数学本科师范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的差异性分析第72-80页
        4.2.1 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的学校差异分析第72-76页
        4.2.2 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的性别差异分析第76-79页
        4.2.3 小结与讨论第79-80页
    4.3 数学本科师范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与其建模经历的相关性分析第80-97页
        4.3.1 数学建模能力水平与建模竞赛经历的相关性分析第80-85页
        4.3.2 数学建模能力水平与建模课程学习经历的相关性分析第85-90页
        4.3.3 数学建模能力水平与建模培训经历的相关性分析第90-93页
        4.3.4 数学建模能力水平与其建模经历相关性的比较分析第93-95页
        4.3.5 小结与讨论第95-97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97-108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97-101页
    5.2 建模教学的思考与建议第101-107页
        5.2.1 数学本科师范生建模课堂教学的建议第101-105页
        5.2.2 数学本科师范生建模培训的建议第105-107页
    5.3 本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5页
附录第115-125页
    附录1 数学师范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测试卷(预测卷1)第115-117页
    附录2 数学师范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测试卷(预测卷2)第117-119页
    附录3 数学师范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测试卷(预测卷3暨正式测试卷)第119-122页
    附录4 数学建模情况调查问卷(预问卷1)第122-123页
    附录5 数学建模情况调查问卷(预问卷2)第123-124页
    附录6 数学建模情况调查问卷(预问卷3暨正式问卷)第124-125页
后记第125-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SDA-GIS的东北省际边界区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研究
下一篇:海洋中利用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关键组分D型丙氨酸及二氨基庚二酸细菌的多样性及酶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