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活性炭负载钌系氨合成催化剂的炭气化失活机理及其应用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2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氨合成催化剂种类第10-12页
        1.2.1 铁系氨合成催化剂第11页
        1.2.2 钌系氨合成催化剂第11-12页
    1.3 钌系氨合成催化剂的组分第12-17页
        1.3.1 钌前驱体第12-13页
        1.3.2 钌系氨合成催化剂的载体第13-16页
            1.3.2.1 炭材料载体第13-14页
            1.3.2.2 氧化物载体第14-16页
            1.3.2.3 其他载体材料第16页
        1.3.3 助剂第16-17页
    1.4 钌催化剂的主要失活原因和一些改进方法第17-19页
        1.4.1 预处理活性炭载体方法第18-19页
        1.4.2 合理使用助剂方法第19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9-22页
        1.5.1 本论文研究依据第19-20页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3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2-29页
    2.1 主要试验试剂和仪器第22-26页
        2.1.1 主要实验试剂第22-23页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3-24页
        2.1.3 催化剂氨合成活性评价装置第24-26页
    2.2 实验内容第26页
        2.2.1 载体的制备第26页
        2.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6页
    2.3 样品表征第26-29页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6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6-27页
        2.3.3 氮气物理吸附第27页
        2.3.4 程序升温还原(TPR)第27页
        2.3.5 程序升温脱附(TPD)第27-28页
        2.3.6 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第28页
        2.3.7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28页
        2.3.8 同步热分析(TG)第28页
        2.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8页
        2.3.10 CO脉冲吸附第28-29页
第三章 活性炭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第29-49页
    3.1 引言第29-30页
    3.2 实验第30-31页
        3.2.1 催化剂的制备第30页
        3.2.2 催化剂的表征第30-31页
        3.2.3 活性测试第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47页
        3.3.1 氨合成活性第31-32页
        3.3.2 XRD和TEM研究第32-35页
        3.3.3 H_2-TPD研究第35-38页
        3.3.4 拉曼研究第38-39页
        3.3.5 炭流失机理的研究第39-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活性炭性质对钌催化剂氨合成性能的影响第49-62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实验第49-50页
        4.2.1 不同活性炭载体的制备第49-50页
        4.2.2 催化剂的制备第50页
        4.2.3 催化剂的表征第50页
        4.2.4 活性测试第5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0-61页
        4.3.1 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第50-54页
            4.3.1.1 活性炭的物理吸附研究第50-51页
            4.3.1.2 拉曼光谱和Ar-TPD研究第51-52页
            4.3.1.3 XPS研究第52-54页
        4.3.2 活性炭负载钌催化剂的氨合成活性评价第54-55页
        4.3.3 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第55-61页
            4.3.3.1 TEM研究第55-56页
            4.3.3.2 H_2-TPD研究第56-57页
            4.3.3.3 TPR研究第57-60页
            4.3.3.4 TG研究第60-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用CO热处理方法制备高效的活性炭负载钌系催化剂第62-78页
    5.1 引言第62-63页
    5.2 实验第63-64页
        5.2.1 催化剂制备第63页
        5.2.2 催化剂表征第63页
        5.2.3 活性测试第63-6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4-74页
        5.3.1 XRD和TEM研究第64-66页
        5.3.2 氨合成活性第66-67页
        5.3.3 XPS研究第67-71页
        5.3.4 CO-TPR和H_2-TPR研究第71-73页
        5.3.5 TPD研究第73-74页
    5.4 讨论第74-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90页
致谢第90-91页
个人简历第91-9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分子组装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CTS/SA复合铅(Ⅱ)离子印迹微球的制备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