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生产安置政策的回顾和展望 | 第12-14页 |
1.2.1 中国农民生产安置方式的历史回顾 | 第12-14页 |
1.2.2 中国农民生产安置方式的展望 | 第14页 |
1.3 长沙安置方式分类 | 第14-16页 |
1.3.1 货币安置 | 第15页 |
1.3.2 安置小区实物安置 | 第15-16页 |
1.4 安置小区及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1.5 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1.6 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8 论文框架 | 第20-21页 |
第2章 长沙农村民宅概论 | 第21-38页 |
2.1 农村职能和村落布局 | 第21-29页 |
2.1.1 农村职能 | 第21-22页 |
2.1.2 村落布局 | 第22-29页 |
2.2 长沙周边民宅建筑单体特色 | 第29-34页 |
2.2.1 建造年代和材料的复杂性 | 第29-32页 |
2.2.2 长沙周边民宅平面类型 | 第32-33页 |
2.2.3 长沙周边民宅建筑装饰特点 | 第33-34页 |
2.3 风水与宗教影响下的民居 | 第34-35页 |
2.3.1 风水民居 | 第34页 |
2.3.2 宗教信仰对长沙民居的影响 | 第34-35页 |
2.4 长沙民居特色小结 | 第35-38页 |
第3章 长沙周边安置区现状研究 | 第38-56页 |
3.1 长沙周边安置区区域职能分析 | 第38页 |
3.2 长沙周边安置区现状 | 第38-44页 |
3.2.1 长沙周边安置区基本情况及展望 | 第38-40页 |
3.2.2 安置区使用者及特点 | 第40-42页 |
3.2.3 长沙周边安置区基建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 | 第42-44页 |
3.3 长沙周边安置区里的众多问题 | 第44-56页 |
3.3.1 从小区规划的角度探讨安置区问题 | 第44-51页 |
3.3.2 安置区建筑设计问题 | 第51-56页 |
第4章 城市化中生活方式的变革与延续 | 第56-64页 |
4.1 长沙农民生活方式对民宅空间的影响 | 第56-61页 |
4.1.1 农业生产与生活的空间需求 | 第56-57页 |
4.1.2 重大活动对民宅空间的影响 | 第57-59页 |
4.1.3 夏纳凉,冬围炉 | 第59-60页 |
4.1.4 村民团结性 | 第60-61页 |
4.2 安置区生活方式变革带来的问题 | 第61-62页 |
4.3 生活方式变革在安置区居民生活中的体现 | 第62-64页 |
第5章 安置小区设计优化 | 第64-76页 |
5.1 安置小区建筑单体优化措施 | 第64-67页 |
5.1.1 户型设计 | 第64-65页 |
5.1.2 立面设计 | 第65-67页 |
5.2 安置小区规划布局优化路径 | 第67-70页 |
5.2.1 严格控制容积率、建筑间距等指标 | 第67页 |
5.2.2 安置区功能分区和流线设计 | 第67-69页 |
5.2.3 安置区停车规划 | 第69-70页 |
5.3 作为生产安置的安置区底商设计 | 第70-73页 |
5.3.1 安置区商业特点 | 第70-71页 |
5.3.2 安置区街道尺寸、比例 | 第71页 |
5.3.3 空间的限定 | 第71-73页 |
5.3.4 风格色彩的多元化 | 第73页 |
5.4 基于生活方式延续的安置区设计措施 | 第73-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第81-82页 |
附录B (长沙周边安置区满意度问卷调查) | 第82-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