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CMCs热变形的试验研究 | 第12-15页 |
1.2.2 CMCs热变形的模拟研究 | 第15-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载荷对CMCs热变形行为的影响机制 | 第20-41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DIC测量系统及试验方法 | 第20-24页 |
2.2.1 DIC测量系统 | 第20-22页 |
2.2.2 高温散斑 | 第22-23页 |
2.2.3 蓝光滤镜 | 第23-24页 |
2.3 小复合材料受恒定载荷时的热变形试验 | 第24-32页 |
2.3.1 试件设计 | 第24-25页 |
2.3.2 试验设备 | 第25-26页 |
2.3.3 试验内容与过程 | 第26-27页 |
2.3.4 试验结果 | 第27-30页 |
2.3.5 小复合材料热变形的机理 | 第30-32页 |
2.4 CMCs受恒定载荷时的热变形试验 | 第32-37页 |
2.4.1 试件设计 | 第32页 |
2.4.2 试验设备 | 第32-33页 |
2.4.3 试验内容与过程 | 第33-34页 |
2.4.4 试验结果及机理分析 | 第34-37页 |
2.5 CMCs经历循环载荷后的热变形试验 | 第37-40页 |
2.5.1 试验内容与过程 | 第37页 |
2.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陶瓷基小复合材料热变形模型 | 第41-54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小复合材料热变形过程中的主要损伤模式 | 第41-42页 |
3.2.1 基体初始微裂纹 | 第41页 |
3.2.2 界面脱粘 | 第41-42页 |
3.2.3 纤维失效 | 第42页 |
3.3 界面摩擦模型 | 第42-47页 |
3.3.1 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3.3.2 力学响应及简化计算 | 第44-47页 |
3.4 引入温度影响的界面摩擦模型 | 第47-50页 |
3.4.1 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3.4.2 温度引起的力学响应及简化计算 | 第48-50页 |
3.5 小复合材料热变形的计算 | 第50-53页 |
3.5.1 计算流程 | 第50-52页 |
3.5.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2-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热变形的多尺度计算 | 第54-63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平纹编织SiC/SiC复合材料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4.3 平纹编织SiC/SiC复合材料无外载荷时的热变形模拟 | 第56-59页 |
4.3.1 网格的划分及温度载荷的施加 | 第56-57页 |
4.3.2 边界条件及结构分析 | 第57-58页 |
4.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8-59页 |
4.4 平纹编织SiC/SiC复合材料受到恒定载荷时的热变形模拟 | 第59-62页 |
4.4.1 平纹编织SiC/SiC复合材料受到恒定载荷作用时的应力分布 | 第59-60页 |
4.4.2 热变形参数曲线的拟合 | 第60-61页 |
4.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1-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63-64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