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天线的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抗干扰技术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共形阵列天线的波束形成技术现状 | 第17-19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天线及波束形成技术的相关基本理论 | 第21-37页 |
2.1 微带天线 | 第21-30页 |
2.1.1 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 | 第21-22页 |
2.1.2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 第22-26页 |
2.1.3 微带天线的馈电方式 | 第26-27页 |
2.1.4 微带天线的圆极化技术 | 第27-29页 |
2.1.5 微带阵列天线理论 | 第29-30页 |
2.2 Vivaldi天线 | 第30-32页 |
2.2.1 Vivaldi天线简介 | 第30页 |
2.2.2 Vivaldi天线的设计 | 第30-32页 |
2.3 差分进化算法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第三章 抗干扰阵列天线的波束形成 | 第37-49页 |
3.1 基本理论分析 | 第37-39页 |
3.1.1 有源阻抗分析 | 第37-38页 |
3.1.2 有源方向图分析 | 第38-39页 |
3.2 抗干扰阵列天线单元的设计 | 第39-41页 |
3.3 抗干扰阵列天线的设计 | 第41-43页 |
3.4 波束零陷形成技术 | 第43-47页 |
3.4.1 基于阵因子理论的波束零陷形成技术 | 第43-45页 |
3.4.2 基于联合仿真的波束零陷形成技术 | 第45-46页 |
3.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共形阵列天线的波束形成 | 第49-67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共形阵列天线单元的设计 | 第49-57页 |
4.2.1 设计方案的分析 | 第49-51页 |
4.2.2 线极化阵列单元设计 | 第51-55页 |
4.2.3 圆极化阵列单元设计 | 第55-57页 |
4.3 共形阵列天线设计 | 第57-66页 |
4.3.1 阵列设计分析 | 第57-58页 |
4.3.2 线极化直线阵 | 第58-59页 |
4.3.3 线极化半圆环形阵 | 第59-63页 |
4.3.4 圆极化小型样阵 | 第63-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