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显微镜论文

基于微球特性的光学超分辨显微成像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符号对照表第13-15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5-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6页
    1.1 引言第18页
    1.2 衍射极限及分辨率第18-1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3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3-26页
第二章 Mie理论电磁散射模型第26-42页
    2.1 电磁场基本理论第26-29页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第26-28页
        2.1.2 时谐电磁场第28页
        2.1.3 电磁场的极化第28-29页
    2.2 球坐标系波动方程第29-33页
    2.3 矢量波函数第33-35页
    2.4 入射场、散射场和内场的展开第35-38页
    2.5 散射系数及内场系数第38-40页
    2.6 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光子纳米聚焦效应及场的数值计算第42-58页
    3.1 光子纳米聚焦第42-43页
        3.1.1 光子纳米聚焦的定义第42-43页
        3.1.2 光子纳米聚焦的特性参量第43页
    3.2 Mie理论下电场分布计算第43-47页
        3.2.1 平面波入射下球形粒子近场计算第44-45页
        3.2.2 Mie理论数值计算第45-47页
    3.3 数值结果及分析第47-50页
    3.4 光子纳米聚焦效应的特性第50-56页
    3.5 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波动光学与几何光学中微透镜成像的比较第58-72页
    4.1 几何光学的厚透镜理论第58-63页
        4.1.1 微球的光成像第60-61页
        4.1.2 微透镜几何光学下的焦距第61-63页
    4.2 光子纳米聚焦的焦距与几何光学的比较第63-66页
    4.3 几何光学与波动光学分辨率特性第66-69页
        4.3.1 几何光学单个微透镜分辨率第66-68页
        4.3.2 微透镜成像实验第68-69页
    4.4 小结第69-72页
第五章 透镜的傅里叶变换作用第72-84页
    5.1 标准傅里叶第72-73页
    5.2 透镜实现分数傅里叶变换第73-79页
        5.2.1 物距和像距相等的情况第73-75页
        5.2.2 物距和像距不相等的情况第75-79页
    5.3 透镜的傅里叶变换在波动光学与几何光学中的比较第79-81页
        5.3.1 photonicjets光斑作为点光源第79-80页
        5.3.2 几何光学的平面光光源第80-81页
    5.4 小结第81-8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6.1 本文研究总结第84-85页
    6.2 研究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致谢第92-94页
作者简介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EMS数字加速度计测试系统研究
下一篇:面向脑卒中的居家康复数字化监测与评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