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昆虫遗传学论文

隐翅虫科昆虫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及系统发生研究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9页
1 文献综述第9-17页
    1.1 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昆虫概述第9-11页
    1.2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第11-17页
2 引言第17-18页
3 材料和方法第18-23页
    3.1 实验材料第18页
    3.2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18-19页
    3.3 实验方法第19-21页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21-23页
4 隐翅虫科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第23-78页
    4.1 黄足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第23-29页
    4.2 迅隐翅虫Ocypussp.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第29-35页
    4.3 直角菲隐翅虫Philonthus rectangulus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第35-41页
    4.4 小黑方胸隐翅虫Leptochirus laevis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第41-47页
    4.5 菲隐翅虫Philonthus sp.1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第47-53页
    4.6 菲隐翅虫Philonthus sp.2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第53-59页
    4.7 佳隐翅虫Gabrius sp.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第59-65页
    4.8 韦氏迅隐翅虫Ocypus weisei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第65-71页
    4.9 西隐翅虫Hesperosoma sp.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第71-78页
5 隐翅虫科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第78-87页
    5.1 隐翅虫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大小第78页
    5.2 隐翅虫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核苷酸组成第78-80页
    5.3 隐翅虫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的间隔区及重叠区第80页
    5.4 隐翅虫科昆虫线粒体基因密码子使用第80-83页
    5.5 隐翅虫科昆虫线粒体基因tRNA和rRNA二级结构第83-86页
    5.6 隐翅虫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的进化速率第86-87页
6 隐翅虫科系统发生研究第87-98页
    6.1 构建系统发生树数据集形式第91页
    6.2 系统发生结果及分析第91-98页
7 结论与讨论第98-101页
    7.1 隐翅虫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第98页
    7.2 隐翅虫科系统发生分析第98-99页
    7.3 创新之处第99页
    7.4 需改善之处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2页
ABSTRACT第112-114页
附录第115-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的分离鉴定、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下一篇:猪源乳酸菌筛选复配及功能初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