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特色课间操概念 | 第14-15页 |
2.1.2 推广路径的概念 | 第15页 |
2.1.3 大课间体育活动 | 第15页 |
2.2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3 特色课间操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20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3.2.2 访谈法 | 第18-19页 |
3.2.3 问卷调查法 | 第19-20页 |
3.2.4 实地调查法 | 第20页 |
3.2.5 数理统计法 | 第2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36页 |
4.1 市中区中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20-23页 |
4.1.1 中学体育教师的男女比例分布情况 | 第20-21页 |
4.1.2 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分布情况 | 第21页 |
4.1.3 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分布情况 | 第21-22页 |
4.1.4 中学体育教师们对特色课间操的了解程度与希望情况 | 第22-23页 |
4.2 济南市市中区中学特色课间操开展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4.2.1 济南市市中区中学特色课间操开展情况分析 | 第23-25页 |
4.3 大课间学生锻炼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25-28页 |
4.3.1 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具体时间情况 | 第25页 |
4.3.2 大课间学生的锻炼时间情况 | 第25-26页 |
4.3.3 大课间学生锻炼的次数情况 | 第26-27页 |
4.3.4 大课间学生活动氛围情况 | 第27页 |
4.3.5 大课间学生活动内容情况 | 第27-28页 |
4.4 特色课间操进入中学大课间开展的内容 | 第28-30页 |
4.4.1 花球操 | 第29页 |
4.4.2 拉丁操 | 第29-30页 |
4.4.3 韵律操舞 | 第30页 |
4.5 影响特色课间操在济南市市中区中学推广的主要因素 | 第30-32页 |
4.5.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 第31页 |
4.5.2 学生自主意识及时间操纵能力低 | 第31页 |
4.5.3 宣传力度低 | 第31-32页 |
4.6 特色课间操在济南市市中区中学的推广路径分析 | 第32-36页 |
4.6.1 从教师方面: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水平 | 第32-33页 |
4.6.1.1 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 | 第32-33页 |
4.6.2 学生方面:改变学习态度,积极接受新鲜事物 | 第33-34页 |
4.6.3 特色课间操教材的编写与实施方面:开发特色课程教材 | 第34页 |
4.6.4 特色课间操内容方面:遵循设计原则,积极丰富内容 | 第34页 |
4.6.5 转变体育课的上课观念,调动体育课学习兴趣 | 第34-35页 |
4.6.6 建立多样化的推广模式 | 第35-36页 |
4.6.6.1 教学推广 | 第35页 |
4.6.6.2 课外推广 | 第35-36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6-38页 |
5.1 结论 | 第36页 |
5.2 建议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件1 | 第42-46页 |
附件2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