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1.1 公路重金属污染研究 | 第10页 |
1.2 苔藓植物监测高速公路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9页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2-13页 |
2.2 野外工作 | 第13-15页 |
2.3 室内工作 | 第15-16页 |
2.3.1 标本鉴定 | 第15页 |
2.3.2 群落划分 | 第15-16页 |
2.3.3 土壤和苔藓植物样品重金属元素的选取和含量测定 | 第16页 |
2.3.4 土壤pH的测定 | 第16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16-19页 |
2.4.1 群落多样性的计算 | 第16-17页 |
2.4.2 重金属污染情况评价方法 | 第17-19页 |
2.4.3 污染因子分析 | 第19页 |
2.4.4 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第19页 |
3 喀斯特山区公路苔藓植物群落研究 | 第19-28页 |
3.1 喀斯特山区公路苔藓群落物种组成 | 第19-20页 |
3.2 喀斯特山区公路苔藓群落多样性分析 | 第20-21页 |
3.3 喀斯特山区优势苔藓特征 | 第21-23页 |
3.4 苔藓植物群落生活型多样性特征 | 第23-24页 |
3.5 喀斯特山区高速公路苔藓群落地理区系多样性特征 | 第24-27页 |
3.5.1 世界广布成分(Cosmopolitans elements) | 第25页 |
3.5.2 中国特有种(Endemic to China) | 第25页 |
3.5.3 东亚成分(East Asian elements) | 第25-26页 |
3.5.4 北温带成分(North Temperate elements) | 第26页 |
3.5.5 热带亚洲成分(Tropical Asian ellements) | 第26页 |
3.5.6 泛热带成分(Pantropical elements) | 第26页 |
3.5.7 旧世界温带成分(Old World Temperate elements) | 第26-27页 |
3.5.8 热带亚洲大洋洲成分(Tropical Asianand Tropical Oceanian elements) | 第27页 |
3.6 喀斯特山区公路苔藓群落统计 | 第27-28页 |
4 公路苔藓重金属含量分析 | 第28-33页 |
4.1 公路苔藓植物重金属测定及研究 | 第28-29页 |
4.2 公路苔藓重金属污染状况 | 第29-30页 |
4.3 公路苔藓样品重金属污染规律 | 第30-33页 |
5 土壤pH及重金属含量测定及研究 | 第33-45页 |
5.1 公路土壤pH测定 | 第33-35页 |
5.1.1 公路土壤pH状况 | 第33页 |
5.1.2 土壤pH与重金属含量分布关系 | 第33-35页 |
5.2 公路土壤重金属污染含量研究 | 第35-36页 |
5.3 公路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36-44页 |
5.3.1 公路土壤重金属单因素和内梅罗指数污染状况 | 第36-38页 |
5.3.2 公路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单因素和内梅罗污染分布 | 第38-41页 |
5.3.3 公路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 | 第41-44页 |
5.4 污染来源分析 | 第44-45页 |
6 苔藓植物监测喀斯特山区高速公路重金属污染的评估 | 第45-47页 |
6.1 苔藓植物物种监测喀斯特山区高速公路重金属污染的评估 | 第45-46页 |
6.2 苔藓植物群落多样性监测喀斯特山区高速公路重金属污染的评估 | 第46-47页 |
7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一 :喀斯特山区高速公路苔藓植物名录 | 第55-80页 |
附录二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80-81页 |
附录三 :喀斯特山区高速公路常见的苔藓植物图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