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2.1 化学淋洗技术研究 | 第15-17页 |
1.2.2 钝化稳定技术研究 | 第17-19页 |
1.3 存在问题 | 第19-20页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2-23页 |
2.2 样品采集 | 第23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23-24页 |
2.3.1 淋洗实验 | 第23页 |
2.3.2 培养实验 | 第23-24页 |
2.4 样品分析 | 第24-26页 |
2.4.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24页 |
2.4.2 土壤BCR重金属形态 | 第24-25页 |
2.4.3 土壤酶活性测定 | 第25-26页 |
2.5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页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26-27页 |
第3章 FeCl_3淋洗去除农田土壤重金属 | 第27-35页 |
3.1 淋洗浓度对土壤重金属去除效率的影响 | 第27-29页 |
3.2 淋洗液固比对土壤重金属去除效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 FeCl_3淋洗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FeCl_3淋洗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31-34页 |
3.4.1 淋洗前后土壤红外光谱特征 | 第31-32页 |
3.4.2 淋洗前后土壤基本性质对比 | 第32-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FeCl_3淋洗和钝化技术联合修复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 第35-45页 |
4.1 FeCl_3淋洗和钝化技术联合修复对土壤理化参数的影响 | 第36-40页 |
4.1.1 土壤pH变化 | 第36-37页 |
4.1.2 土壤CEC变化 | 第37-38页 |
4.1.3 土壤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 第38-39页 |
4.1.4 土壤可溶性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 第39-40页 |
4.2 FeCl_3淋洗和钝化技术联合修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4.3 土壤理化参数和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 第4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FeCl_3淋洗和钝化技术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形态影响的研究 | 第45-54页 |
5.1 FeCl_3淋洗和石灰钝化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 第46-47页 |
5.2 FeCl_3淋洗和生物炭、炭黑钝化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 第47-50页 |
5.3 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和土壤理化参数的相关性 | 第50-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55页 |
6.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8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 第68-69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目录 | 第69页 |